Linux Exploit的攻擊目標主要包括以下幾類:
系統權限提升:攻擊者通過利用漏洞獲取更高的系統權限,如從普通用戶提升到root用戶,以便執行敏感操作或完全控制系統。
遠程代碼執行(RCE):允許攻擊者在受害者的系統上執行任意命令,從而完全控制受害者的系統。
數據泄露:攻擊者可以利用漏洞竊取敏感數據,包括密碼、文件和數據庫信息等。
拒絕服務攻擊(DoS):通過發送大量請求或占用系統資源來使系統無法正常工作,導致服務不可用。
緩沖區溢出攻擊:向應用程序輸入超出其預期大小的數據,覆蓋相鄰內存區域的內容,從而執行惡意代碼。
木馬攻擊:在系統中安裝后門程序,以獲取對系統的遠程訪問權限。
嗅探攻擊:截獲網絡上的數據包,以獲取敏感信息,如用戶名、密碼等。
社會工程學攻擊:通過欺騙、誘騙或操縱用戶來獲取敏感信息,如密碼、賬號等。
物理入侵攻擊:通過物理訪問服務器或設備,直接獲取系統權限。
網絡釣魚攻擊:偽裝合法網站或電子郵件來欺騙用戶,以獲取他們的敏感信息。
內核漏洞利用:利用內核漏洞以提升權限執行任意代碼的程序,如Dirty COW漏洞。
用戶空間漏洞利用:通常涉及未初始化變量使用、緩沖區溢出等,如Towelroot漏洞。
網絡服務漏洞利用:與系統的網絡配置、服務程序本身的缺陷或不當配置有關,如SSH服務的漏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