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edis提供三種持久化方案,各有側重:RDB(快照)、AOF(命令日志)、混合持久化(RDB+AOF)。選擇需結合數據重要性、恢復時間要求、性能容忍度等因素綜合判斷。
| 維度 | RDB | AOF | 混合持久化 |
|---|---|---|---|
| 數據可靠性 | 低(可能丟失最后一次快照后數據) | 高(可配置秒級丟失,如everysec) | 中高(RDB保證基礎備份,AOF補充增量) |
| 恢復速度 | 極快(二進制文件直接加載) | 較慢(需重放命令) | 快(RDB快速加載+增量AOF) |
| 文件大小 | ?。▋H快照數據) | 大(含所有寫命令) | 中等(RDB開頭+AOF增量) |
| 性能影響 | 低(后臺異步生成) | 中(取決于sync策略,everysec影響?。?/td> | 中(平衡RDB與AOF的開銷) |
| 可讀性 | 低(二進制文件) | 高(文本命令,易修復) | 中(RDB部分不可讀,AOF部分可讀) |
若Redis主要用于緩存熱點數據(如電商商品詳情、社交動態),數據丟失可通過后端數據庫重新加載,優先選擇RDB。
save 900 1,15分鐘至少1次修改),或手動觸發BGSAVE定期備份。若Redis存儲關鍵業務數據(如金融交易流水、分布式鎖狀態、用戶會話),需優先保證數據完整性,推薦AOF(everysec)。
everysec模式平衡了安全與性能,最多丟失1秒數據;AOF文件可讀性強,便于人工修復(如誤刪命令)。always模式,但需承受較高性能損耗(每秒同步磁盤)。多數業務既需要一定數據可靠性,又不愿犧牲太多性能,**混合持久化(RDB+AOF)**是最佳選擇(Redis 4.0+支持)。
redis.conf中設置aof-use-rdb-preamble yes,同時開啟AOF(appendonly yes)。若需長期保存數據(如每日歸檔、異地容災),RDB是理想選擇。
save指令與定時任務(如crontab),生成帶日期戳的RDB文件(如dump-20251020.rdb)。save間隔或改用混合持久化;aof-use-rdb-preamble no)。通過以上策略選擇,可根據業務需求在數據可靠性、性能、恢復速度之間取得平衡,確保Redis持久化滿足實際場景要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