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 Linux 系統中,回收站功能可以幫助用戶找回誤刪的文件,避免數據丟失。以下是如何在 Linux 中設置和管理回收站的詳細步驟:
首先,在用戶的家目錄下創建一個名為 .trash
的隱藏目錄,用于存放被刪除的文件和文件夾。
mkdir ~/.trash
為了避免使用 rm
命令時誤刪文件,可以重寫 rm
命令,使其將文件移動到回收站而不是直接刪除??梢酝ㄟ^編輯用戶的 .bashrc
或 .zshrc
文件來實現。
alias rm='mv --target-directory=$HOME/.trash --force'
然后,重新加載配置文件:
source ~/.bashrc
rm
命令刪除的文件會被移動到回收站。ls ~/.trash
命令查看回收站中的所有文件和目錄。ur
命令恢復文件到原始位置。cleartrash
命令清空回收站。為了防止回收站占用過多磁盤空間,可以設置定時任務自動清理回收站中的過期文件。例如,可以編寫一個腳本定期刪除超過一定時間的文件,并將其添加到 crontab 中自動執行。
#!/bin/bash
# 回收站目錄
TRASH_DIR="$HOME/.trash"
# 刪除30天前的文件
find "$TRASH_DIR" -type f -mtime +30 -exec rm -f {} \;
echo "Trash cleaned up."
將該腳本保存為 ~/bin/clean_trash.sh
,并賦予其可執行權限:
chmod +x ~/bin/clean_trash.sh
為了讓清理任務自動化執行,可以將此腳本添加到 crontab 中,例如每天運行一次:
(crontab -l ; echo "0 0 * * * ~/bin/clean_trash.sh") | crontab -
trash.sh
是一個更加安全和方便的替代 rm
的腳本,它不僅移動文件到回收站,還提供了更多的功能,如文件恢復和清空回收站。
trash.sh
腳本:wget https://raw.githubusercontent.com/qqAys/trash.sh/main/trash.sh -O ~/trash.sh
chmod +x ~/trash.sh
.bashrc
或 .zshrc
中添加別名:echo 'alias rm="~/trash.sh"' >> ~/.bashrc
source ~/.bashrc
通過以上步驟,你可以在 Linux 系統中成功設置和管理回收站,從而在誤刪文件時能夠輕松恢復,同時有效管理磁盤空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