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 Ubuntu 系統中,硬盤分區和硬盤的關系密切且重要。以下是對二者關系的詳細解析:
硬盤分區概念
- 主分區 (Primary Partition):直接定義在硬盤的 MBR(主引導記錄)或 GPT(GUID 分區表)中。MBR 硬盤最多支持 4 個主分區,而 GPT 硬盤則沒有主分區和邏輯分區的概念,可以直接創建大量分區。
- 邏輯分區 (Logical Partition):為了突破 MBR 硬盤主分區數量的限制,可以在一個主分區(擴展分區)內創建多個邏輯分區。
- 擴展分區 (Extension Partition):邏輯分區的“容器”,實際上只有主分區和邏輯分區進行數據存儲。
- UEFI 與 BIOS 啟動模式:UEFI(統一可擴展固件接口)支持更大的硬盤和更快的啟動速度,需要創建 EFI 系統分區(ESP)。Legacy BIOS 模式不需要 EFI 分區。
硬盤分區與 Ubuntu 的關系
- 掛載點 (Mount Point):在 Linux 中,所有存儲設備和分區都必須“掛載”到文件系統樹的一個特定目錄上,這個目錄就是掛載點。
- 分區命名規則:硬盤分區的標識一般使用
/dev/hd[a-z]X
或者 /dev/sd[a-z]X
來標識,其中 [a-z]
代表硬盤號,X
代表硬盤內的分區號。
分區方案推薦
- 引導分區(/boot/efi):512MB – 1GB,推薦 512MB,文件系統為 FAT32,用于 UEFI 啟動模式。
- 交換分區(Swap):根據物理內存大小設置,通常為物理內存的 1.5~2 倍。
- 根分區(/):至少 40GB,建議 80GB 以上,用于存儲系統文件和軟件包。
- 用戶數據分區(/home):分配剩余全部空間,用于存儲用戶數據。
通過合理的分區方案,不僅可以確保 Ubuntu 系統的穩定運行,還能方便日后的數據管理和維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