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etchLinux實現負載均衡可參考以下方案,核心是通過軟件工具與內核機制結合,按需選擇算法與配置:
- 軟件工具選擇
- LVS:基于Linux內核,支持輪詢、最少連接等算法,通過修改數據包目標地址實現流量分發,適用于高并發場景。
- Nginx/HAProxy:作為反向代理,支持HTTP/HTTPS層負載均衡,可通過配置實現基于IP、URL的請求分發,且具備健康檢查功能。
- 內核級負載均衡
- CFS任務均衡:Linux內核通過PELT算法跟蹤任務負載,結合CPU算力(如小核/大核差異),在多核間動態遷移任務,平衡負載。
- 調度域機制:通過構建層級調度域(如MC domain、DIE domain),在CPU集群間按算力比例分配任務,避免單節點過載。
- 算法應用
- 輪詢/加權輪詢:按順序或權重分配請求,適用于服務器性能相近的場景。
- 最少連接:優先將請求分配給當前連接數最少的服務器,提升響應速度。
- 源IP哈希:根據客戶端IP固定請求路徑,保障會話一致性。
- 高可用與優化
- 健康檢查:定期探測后端服務器狀態,剔除故障節點,避免單點失效。
- 動態調整:結合監控數據(如CPU/內存使用率)動態調整負載均衡策略,例如在CPU負載高時優先分配給大核服務器。
具體實現需根據業務場景選擇工具與算法,例如Web服務可優先使用Nginx的HTTP層負載均衡,而高性能計算場景可依賴LVS的IP層轉發與內核級調度優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