制定CentOS緩存策略可從內存緩存、文件系統緩存、軟件包緩存等方面入手,結合系統需求調整內核參數及配置,以下是具體方法:
free -h
命令監控內存、緩沖區和緩存使用情況。vm.swappiness
:控制內存不足時使用交換空間的傾向,值越小越傾向用物理內存(默認60,可設為10-30)。vm.vfs_cache_pressure
:控制內核回收文件系統緩存的傾向,值越小越傾向保留緩存(默認100,可設為50-100)。vm.dirty_ratio
和vm.dirty_background_ratio
:分別控制臟頁占內存的比例,臟頁達到dirty_background_ratio
時會后臺寫回,達到dirty_ratio
時會強制寫回(默認分別為20和10,可根據磁盤性能調整)。/etc/fstab
中為文件系統添加noatime
選項,減少文件訪問時間戳更新帶來的磁盤I/O。/tmp
)掛載為tmpfs
,利用內存存儲臨時文件,提升讀寫速度。/etc/yum.conf
或/etc/dnf/dnf.conf
,設置keepcache=1
保留緩存,或通過cachedir
指定緩存路徑。cron
任務定期執行yum clean all
或dnf clean all
清理軟件包緩存。vm.lru_cache_size
調整緩存大小。vmstat
、iostat
、free
等命令監控緩存使用情況,根據結果調整策略。dd
、fio
等工具測試磁盤I/O性能,或通過應用響應時間評估優化效果。注意事項:頻繁清理緩存可能影響系統性能,生產環境需謹慎操作,建議在非高峰時段進行調整,并提前備份重要數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