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inux Minimal保障數據安全的核心措施
Linux Minimal本身遵循“僅安裝必需組件”的設計原則,大幅減少了潛在的攻擊面。安裝完成后,需定期通過包管理器(如apt/yum)更新系統和所有軟件包,及時修復已知安全漏洞,防止攻擊者利用舊版本漏洞入侵。
/etc/ssh/sshd_config文件,將PermitRootLogin設置為no,禁止root用戶通過SSH直接登錄,降低遠程攻擊風險;日常操作使用普通用戶+sudo提升權限,避免長期使用root賬戶。/etc/login.defs文件設置密碼復雜度(如最小長度≥8位、包含大小寫字母/數字/特殊字符)、有效期(如PASS_MAX_DAYS 90,PASS_WARN_AGE 7),并使用pam_pwquality模塊強制實施;同時刪除不必要的用戶賬戶(如adm、lp等默認無用賬號),避免權限濫用。/etc/group文件),撤銷不再需要的權限,防止權限擴散。ufw(Ubuntu Minimal)或firewalld(CentOS Minimal)配置防火墻規則,僅開放必要的端口(如SSH的22端口、HTTP的80端口),限制不必要的入站/出站流量,創建網絡邊界。PubkeyAuthentication yes),禁用密碼認證(PasswordAuthentication no),提升遠程連接的安全性。systemctl命令停止并禁用開機啟動的不必要服務(如cron、atd、bluetooth等),減少系統暴露的服務數量,降低被攻擊的可能性。/home、/var)進行加密(如Ubuntu的LUKS工具),防止數據在物理介質丟失或被盜時泄露。chmod、chown命令設置正確的文件權限(如敏感文件設置為600,目錄設置為700),避免未授權訪問;對關鍵文件(如/etc/passwd、/etc/shadow)使用chattr +i命令添加不可更改屬性,防止被篡改。auditd工具記錄系統活動(如用戶登錄、文件訪問、配置更改),生成詳細的審計日志,為事后取證和安全分析提供依據。/var/log/auth.log、/var/log/syslog),使用logwatch、fail2ban等工具分析日志,監控可疑行為(如多次登錄失敗、異常文件訪問);保護日志文件(如設置chmod 600),防止被篡改或刪除。定期備份重要數據(如數據庫、配置文件、用戶文件),使用加密工具(如gpg)加密備份數據,存儲在安全的離線介質(如外部硬盤)或異地位置;測試備份的可恢復性,確保在遭受攻擊(如勒索軟件)或數據丟失時能夠快速恢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