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adoop任務調度主要通過YARN(Yet Another Resource Negotiator)來實現。YARN是Hadoop 2.x版本引入的資源管理層,負責集群資源的分配和任務的調度。以下是Hadoop任務調度的基本實現步驟:
1. 資源管理器(ResourceManager)
- 作用:負責整個集群資源的管理和分配。
- 組件:
- 調度器(Scheduler):決定哪個應用程序可以使用哪些資源。
- 應用程序管理器(ApplicationManager):負責接收作業提交,協調第一個容器的分配,用于執行特定組件。
2. 節點管理器(NodeManager)
- 作用:管理單個節點上的資源,并向ResourceManager報告資源使用情況。
- 功能:
- 監控節點的健康狀況。
- 管理容器的生命周期。
- 執行來自ResourceManager的容器啟動和停止命令。
3. 容器(Container)
- 定義:YARN中的基本計算單元,封裝了CPU、內存等資源。
- 用途:運行應用程序的各個組件(如MapReduce任務、Spark作業等)。
4. 調度策略
YARN支持多種調度策略,主要包括:
a. FIFO調度器(First-In-First-Out)
- 特點:按照作業提交的順序進行調度,先到先得。
- 適用場景:簡單場景,對實時性要求不高。
b. 容量調度器(Capacity Scheduler)
- 特點:允許多個組織共享集群資源,并為每個組織分配一定的容量。
- 配置項:
yarn.scheduler.capacity.root.queues
:定義根隊列及其子隊列。
yarn.scheduler.capacity.root.<queue-name>.capacity
:設置每個隊列的容量百分比。
yarn.scheduler.capacity.root.<queue-name>.maximum-capacity
:設置隊列的最大容量。
c. 公平調度器(Fair Scheduler)
- 特點:旨在為所有應用程序提供公平的資源訪問機會。
- 配置項:
yarn.scheduler.fair.preemption
:啟用搶占機制以確保公平性。
yarn.scheduler.fair.allocation.file
:指定公平調度配置文件的位置。
5. 作業提交與執行
- 提交作業:用戶通過客戶端工具(如Hadoop命令行或API)提交MapReduce、Spark等作業。
- 資源申請:ApplicationManager向ResourceManager申請資源,并創建一個ApplicationMaster。
- 任務分配:ResourceManager根據調度策略將資源分配給ApplicationMaster。
- 任務執行:ApplicationMaster負責將具體任務分配給NodeManager上的容器執行。
- 進度監控與狀態更新:ApplicationMaster持續監控任務的執行進度,并將狀態信息反饋給ResourceManager和客戶端。
6. 監控與日志
- 監控:使用YARN提供的Web界面或第三方監控工具(如Ganglia、Prometheus)來實時查看集群狀態和作業執行情況。
- 日志:每個任務都會生成詳細的日志文件,便于故障排查和分析。
注意事項
- 合理配置資源池和隊列以避免資源爭用和饑餓現象。
- 定期檢查和優化調度器的性能參數。
- 確保網絡帶寬和磁盤I/O不會成為瓶頸。
總之,Hadoop的任務調度是一個復雜而強大的系統,能夠有效地管理和優化大規模數據處理任務的執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