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ariaDB支持的存儲引擎及核心特性
MariaDB作為MySQL的分支,通過插件機制支持多種存儲引擎,覆蓋事務處理、日志存儲、分布式架構、內存計算等不同場景。以下是主要存儲引擎及特點:
MariaDB 10.2及以上版本的默認存儲引擎,兼容MySQL InnoDB,核心特性包括:ACID事務支持、行級鎖、MVCC(多版本并發控制)、外鍵約束、崩潰恢復和自適應哈希索引。適用于OLTP(在線事務處理)場景,如訂單系統、用戶賬戶管理等需要高并發寫入和事務支持的場景。
原名“Maria”,是MariaDB自帶的存儲引擎,旨在解決MyISAM不支持崩潰恢復的問題。核心特性包括:表級鎖、崩潰安全(通過日志實現數據還原)、支持全文索引、低存儲開銷。適用于只讀或低頻寫入的日志表、臨時表,是MyISAM的現代改進版本。
由Percona公司開發,MariaDB 10.1及以下版本的默認存儲引擎(10.2回歸InnoDB)。作為InnoDB的增強版,優化了性能監控和事務處理能力,兼容InnoDB的所有特性,適用于對性能要求較高的OLTP場景。
由Tokutek開發,MariaDB 5.5及以上版本支持。核心特性包括:高壓縮比(比InnoDB高5-10倍)、LSM樹結構(適合寫密集型場景)、寫吞吐量顯著高于B樹引擎(如InnoDB)。適用于日志存儲(如用戶行為日志)、時序數據存儲(如傳感器數據)等寫多讀少的場景。
基于RocksDB(Facebook開發的LSM數據庫),MariaDB通過插件支持。核心特性包括:極高壓縮比(比InnoDB高3-5倍)、LSM樹結構、低寫入放大(減少磁盤寫入次數)。適用于日志存儲、時序數據存儲等對存儲空間敏感且寫密集的場景。
專為大規模數據分析設計,采用列式存儲、高效壓縮和并行處理架構。核心特性包括:支持批量插入、高效的聚合操作(如SUM、AVG)、PB級數據存儲。適用于OLAP(在線分析處理)場景,如數據倉庫、BI報表等需要快速執行分析查詢的場景。
支持跨多個服務器的水平數據分片(Sharding),核心特性包括:透明分片(應用無需感知分片邏輯)、支持多種后端存儲引擎(如InnoDB、Aria)、復雜查詢下推(將查詢條件分發到各個分片執行)。適用于分布式數據庫架構、超大規模表的水平拆分場景。
數據存儲在內存中,重啟后丟失,核心特性包括:極速讀寫(比磁盤引擎快10-100倍)、表級鎖、低延遲。適用于臨時數據緩存(如會話信息、緩存中間結果)、高速計算場景(如臨時表排序)。
允許在一個MariaDB服務器上訪問另一個遠程RDBMS(如MySQL、MariaDB)的數據,核心特性包括:通過libmysql通信、支持遠程表操作(如SELECT、INSERT)。適用于分布式數據訪問、跨服務器數據整合場景。
專為歸檔歷史數據設計,核心特性包括:高壓縮比(比InnoDB高10倍以上)、只支持INSERT和SELECT操作(不支持UPDATE/DELETE)、適合長期存儲不常訪問的數據。適用于日志歸檔、歷史數據存儲等場景。
MariaDB 10.0及以上版本支持,核心特性包括:支持連接多種外部數據源(如CSV文件、文本文件、遠程HTTP資源)、通過SQL/MED標準規范訪問外部數據(如將CSV文件視為表)。適用于訪問外部非數據庫數據、數據集成場景。
接收數據但不存儲(僅寫入日志),查詢結果為空。核心特性包括:無數據存儲、低開銷、適合測試和復制場景(如作為主從復制的中繼節點,僅轉發數據而不存儲)。
以上存儲引擎可根據具體需求選擇,如事務處理選InnoDB,日志存儲選TokuDB/MyRocks,分布式架構選Spider,臨時緩存選Memory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