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下是CentOS上優化Kubernetes性能的關鍵技巧:
一、系統資源優化
- 硬件資源:使用SSD存儲提升I/O性能,增加CPU/內存資源,確保節點配置滿足工作負載需求。
- 內核調優:
- 調整
net.ipv4.ip_forward
、net.bridge.bridge-nf-call-iptables
等參數優化網絡轉發。
- 禁用Swap以避免OOM問題。
- 增大
fs.file-max
和net.core.somaxconn
應對高并發連接。
二、網絡性能優化
- CNI插件選擇:優先使用Calico(支持BGP)或Cilium(eBPF加速),減少網絡延遲。
- 參數優化:
- 調整MTU為1450(VXLAN場景)或1500(默認),減少分片。
- 啟用TCP快速重傳、增大接收/發送緩沖區(
net.ipv4.tcp_fastopen=3
等)。
- 服務代理模式:將kube-proxy模式從iptables改為ipvs,提升Service轉發效率。
三、存儲優化
- 存儲類型選擇:高吞吐場景用SSD存儲,頻繁讀寫用內存緩存(如Redis)。
- 存儲類配置:通過StorageClass動態分配存儲,設置合理的回收策略(如
ReclaimPolicy: Delete
)。
四、調度與資源管理
- 資源請求/限制:為Pod設置合理的
requests
和limits
,避免資源爭用。
- 自動擴縮容:使用HPA(基于指標)和VPA(基于歷史數據)動態調整Pod副本數。
- 節點親和性:通過
nodeAffinity
將Pod調度到特定節點,優化資源利用率。
五、監控與維護
- 監控工具:部署Prometheus+Grafana監控集群性能,設置告警規則。
- 日志管理:使用EFK(Elasticsearch+Fluentd+Kibana)堆棧分析日志,快速定位問題。
- 定期維護:清理無用鏡像、更新證書,升級Kubernetes到最新穩定版本。
六、其他優化
- 禁用不必要的服務:如非必要關閉kube-dns的CoreDNS緩存外的其他服務。
- 優化容器鏡像:使用多階段構建減小鏡像體積,避免包含冗余文件。
參考來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