溫馨提示×

CentOS dropped怎么優

小樊
45
2025-10-15 10:36:32
欄目: 智能運維

CentOS系統“dropped”問題優化指南
“dropped”通常指網絡數據包丟失或連接中斷,常見原因包括網絡配置錯誤、系統資源不足、硬件故障或安全策略限制。以下是針對性的優化措施:

一、網絡配置優化

  1. 調整TCP緩沖區與超時參數
    編輯/etc/sysctl.conf,增加TCP緩沖區大小以提升高并發下的數據處理能力,縮短連接超時以釋放閑置資源:

    net.core.rmem_max = 16777216  
    net.core.wmem_max = 16777216  
    net.ipv4.tcp_rmem = 4096 87380 16777216  
    net.ipv4.tcp_wmem = 4096 65536 16777216  
    net.ipv4.tcp_fin_timeout = 30  # TCP連接關閉等待時間(秒)  
    net.ipv4.tcp_keepalive_time = 120  # TCP?;钐綔y間隔(秒)  
    net.ipv4.tcp_syncookies = 1  # 防止SYN Flood攻擊  
    

    執行sysctl -p使配置生效。

  2. 檢查并修正MTU值
    MTU(最大傳輸單元)配置不一致會導致數據包分片或丟棄。使用ifconfigethtool查看網卡MTU(如eth0),確保鏈路上所有設備(路由器、交換機、服務器)的MTU值一致(通常為1500):

    ethtool -g eth0  # 查看當前MTU  
    ethtool -G eth0 mtu 1500  # 修改MTU(需管理員權限)
    

    若存在Jumbo Frame需求,需確保全鏈路設備支持。

  3. 優化連接跟蹤表大小
    ip_conntrack表(跟蹤網絡連接狀態)滿時,新連接會被丟棄。編輯/etc/sysctl.conf,增大表容量:

    net.ipv4.ip_conntrack_max = 655360  # 根據服務器內存調整(每條連接約占用300字節)  
    net.ipv4.netfilter.ip_conntrack_tcp_timeout_established = 3600  # 已建立連接的超時時間(秒)
    

    執行sysctl -p生效。

二、系統資源管理

  1. 監控與調整文件描述符限制
    文件描述符不足會導致無法處理大量并發連接。編輯/etc/security/limits.conf,增加用戶級限制:

    * soft nofile 65536  
    * hard nofile 65536  
    

    同時修改/etc/pam.d/login,添加session required pam_limits.so以使限制生效。使用ulimit -n驗證當前限制。

  2. 監控系統資源占用
    使用top(按M按內存排序、P按CPU排序)、htop(更直觀的資源監控)、vmstat 1(查看內存、CPU、I/O狀態)、iostat -x 1(查看磁盤I/O瓶頸)等工具,定期檢查資源使用情況,及時擴容或優化高負載進程。

三、硬件與驅動維護

  1. 檢查網卡狀態與驅動
    使用ethtool eth0查看網卡錯誤計數(rx_errors、overruns、frame),若存在非零值,說明網卡或驅動存在問題:

    ethtool -S eth0 | grep -E "rx_errors|overruns|frame"  # 查看錯誤計數
    

    若錯誤計數持續增長,嘗試更新網卡驅動(通過廠商官網下載對應型號驅動)或更換硬件。

  2. 升級硬件資源
    若系統頻繁因內存不足(free -h顯示可用內存低)、CPU過載(top顯示CPU使用率持續>80%)導致dropped,考慮升級物理內存(DDR4/DDR5)、更換更高性能CPU(如Intel Xeon或AMD EPYC),或升級網絡設備(如萬兆網卡、支持更高吞吐量的交換機)。

四、安全策略優化

  1. 配置防火墻過濾惡意流量
    使用iptablesfirewalld限制不必要的端口訪問,僅開放業務必需的端口(如SSH的22、HTTP的80、HTTPS的443)。例如,使用iptables封禁頻繁掃描的IP:

    iptables -A INPUT -s 192.168.1.100 -j DROP  # 封禁指定IP
    iptables -A INPUT -p tcp --dport 22 -m limit --limit 5/min -j ACCEPT  # 限制SSH連接頻率
    service iptables save  # 保存規則(CentOS 7及以上使用firewalld)
    

    避免開放所有端口(如iptables -P INPUT ACCEPT)。

  2. 合理配置SELinux
    若SELinux處于Enforcing模式,可能因權限問題導致dropped??赏ㄟ^/var/log/audit/audit.log查看SELinux拒絕日志,使用audit2allow生成允許規則(謹慎使用),或臨時將SELinux設為Permissive模式(不拒絕但記錄):

    setenforce 0  # 臨時切換為Permissive
    sed -i 's/SELINUX=enforcing/SELINUX=permissive/g' /etc/selinux/config  # 永久修改
    

    生產環境建議保持Enforcing模式,僅針對特定服務調整策略。

五、監控與故障排查

  1. 使用dropwatch監控內核級丟包
    dropwatch是一款實時監控內核網絡丟棄事件的工具,可定位丟包根源(如網絡棧、驅動問題)。安裝并使用:

    yum install dropwatch -y  # CentOS 7及以上
    dropwatch -l kas  # 開始監控(顯示內核堆棧信息)
    

    根據輸出結果針對性解決(如優化網絡棧參數、更新驅動)。

  2. 分析系統日志
    定期檢查/var/log/messages(系統日志)、/var/log/secure(安全日志)、journalctl -xe(systemd日志),查找“dropped”相關關鍵詞(如“packet dropped”、“connection reset by peer”),結合時間戳定位問題發生時段,進一步分析原因。

通過以上步驟,可系統性減少CentOS系統中的“dropped”問題。優化過程中需逐步實施,每次修改后監控系統性能(如sar -n DEV 1查看網絡流量、vmstat 1查看系統負載),確保改動有效且未引入新問題。

0
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_中文无码日韩欧免_久久香蕉精品视频_欧美主播一区二区三区美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