溫馨提示×

Linux inotify如何實現文件監控

小樊
75
2025-04-19 15:55:13
欄目: 智能運維

Linux中的inotify(Input/Output Events Notification)是一種內核子系統,用于監控文件系統事件

以下是使用inotify實現文件監控的基本步驟:

  1. 引入頭文件: 在C語言程序中,需要引入<sys/inotify.h>頭文件以使用inotify相關的函數和結構。

  2. 創建inotify實例: 使用inotify_init()函數創建一個inotify實例。這個函數返回一個文件描述符,用于后續的inotify操作。

int fd = inotify_init();
if (fd < 0) {
    perror("inotify_init");
    return -1;
}
  1. 添加監控: 使用inotify_add_watch()函數為一個文件或目錄添加監控。這個函數接受三個參數:inotify實例的文件描述符、要監控的文件或目錄的路徑以及一個事件掩碼。
int wd = inotify_add_watch(fd, "/path/to/file_or_directory", IN_MODIFY | IN_CREATE | IN_DELETE);
if (wd < 0) {
    perror("inotify_add_watch");
    return -1;
}

事件掩碼是一組標志,用于指定要監控的事件類型。常用的事件類型有:

  • IN_ACCESS:文件被訪問
  • IN_MODIFY:文件被修改
  • IN_ATTRIB:文件屬性被修改(如權限、所有者等)
  • IN_CLOSE_WRITE:文件被關閉且之前被寫入
  • IN_CLOSE_NOWRITE:文件被關閉且之前未被寫入
  • IN_OPEN:文件被打開
  • IN_MOVED_FROM:文件從一個目錄移動到另一個目錄
  • IN_MOVED_TO:文件被移動到一個目錄
  • IN_CREATE:文件或目錄被創建
  • IN_DELETE:文件或目錄被刪除
  • IN_DELETE_SELF:監控的文件或目錄被刪除
  • IN_MOVE_SELF:監控的文件或目錄被移動
  1. 讀取事件: 使用read()函數從inotify實例的文件描述符中讀取事件。每次調用read()函數都會返回一個或多個inotify_event結構體,包含事件的詳細信息。
char buffer[4096];
ssize_t length = read(fd, buffer, sizeof(buffer));
if (length < 0) {
    perror("read");
    return -1;
}
  1. 解析事件: 遍歷inotify_event結構體數組,解析每個事件的信息,如事件類型、文件名等。
struct inotify_event *event;
for (char *ptr = buffer; ptr < buffer + length; ) {
    event = (struct inotify_event *)ptr;
    if (event->len) {
        printf("Event type: %d\n", event->mask);
        printf("File name: %s\n", event->name);
    }
    ptr += sizeof(struct inotify_event) + event->len;
}
  1. 移除監控并關閉inotify實例: 在程序結束時,使用inotify_rm_watch()函數移除監控,并使用close()函數關閉inotify實例。
inotify_rm_watch(fd, wd);
close(fd);

通過以上步驟,你可以使用inotify實現文件監控。需要注意的是,inotify API可能會受到系統資源限制,因此在實際應用中可能需要處理資源不足的情況。

0
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_中文无码日韩欧免_久久香蕉精品视频_欧美主播一区二区三区美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