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準備工作:打開GIMP并導入圖片
在Linux系統(如Ubuntu、Fedora等)中,首先通過桌面環境的應用程序菜單找到GIMP圖標并雙擊啟動,或在終端輸入gimp
命令啟動程序。啟動后,點擊頂部菜單欄的文件→打開,瀏覽并選擇需要調整尺寸的目標圖片文件,圖片會在GIMP的主界面中顯示。
二、調整圖片尺寸的核心步驟
點擊頂部菜單欄的圖像→縮放圖像(或使用快捷鍵Ctrl+Alt+S
),彈出“縮放圖像”對話框。此對話框是調整圖片尺寸的核心工具,支持精確設置寬度和高度。
在“縮放圖像”對話框中,找到“寬度”(Width)和“高度”(Height)輸入框。若希望保持圖片的原始寬高比(避免變形),需確保對話框右上角的保持縱橫比(或顯示為鏈狀圖標)處于選中狀態。此時,輸入其中一個維度的數值(如寬度設為800像素),另一個維度會自動按比例計算(如原圖寬高比為4:3,寬度設為800時,高度會自動變為600)。也可直接拖動“寬度”或“高度”旁邊的滑塊,實時預覽調整效果。
在“質量”(Quality)或“插值”(Interpolation)部分,選擇合適的重新采樣算法。推薦優先選擇**Lanczos(蘭索斯)**算法(部分版本顯示為“sinc(lanczos3)”),該算法能在縮小圖片時保留更多細節,放大圖片時減少模糊,適合追求高質量輸出的場景。若對速度要求較高,可選擇“立方”(Bicubic)算法。
確認所有設置無誤后,點擊“縮放”(Scale)按鈕,GIMP會根據輸入的參數重新計算并調整圖片尺寸。調整完成后,可通過主界面的預覽窗口查看效果。
三、調整圖片分辨率(可選,根據用途優化)
若需要調整圖片的分辨率(如從72 PPI改為300 PPI用于打?。?,仍通過“縮放圖像”對話框操作。在對話框中找到“X分辨率”(X Resolution)和“Y分辨率”(Y Resolution)輸入框,輸入目標分辨率值(單位為像素/英寸,PPI)。若希望保持圖片的物理尺寸不變,需取消勾選“鏈接”圖標(位于分辨率輸入框右側),否則調整分辨率時,尺寸會自動適配以保持總像素數不變。
四、保存調整后的圖片
調整尺寸后,點擊頂部菜單欄的文件→導出為(注意:切勿直接使用“保存”,否則可能覆蓋原始文件且無法恢復),選擇保存路徑和文件格式(如JPEG、PNG等)。若選擇JPEG格式,可調整“質量”滑塊(建議設置為80-100,平衡文件大小與畫質);若選擇PNG格式,可調整“壓縮級別”(建議設置為6-9,無損壓縮)。設置完成后,點擊“導出”按鈕,完成保存。
五、補充技巧:快速調整與命令行方式
M
鍵),拖動圖片四周的邊角手柄,可快速調整大小。但需注意,此方法可能導致比例失衡,建議調整后檢查圖片是否變形。gimp
快速調整尺寸。例如,將input.jpg
調整為800x600像素并保存為output.jpg
,命令為:gimp -i -b '(gimp-image-resize (car (gimp-file-load RUN-NONINTERACTIVE "input.jpg" "input.jpg")) 800 600)' -b '(gimp-file-save RUN-NONINTERACTIVE 1 "output.jpg" "output.jpg")' -b '(gimp-quit 0)'
。此方法適合批量處理圖片,但需提前備份原始文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