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Debian環境下使用Swagger時,需遵循以下代碼規范要求:
- 設計規范
- 模塊化設計:按功能拆分API文檔,便于維護。
- 版本控制:通過路徑(如
/v1
)標識API版本,確保兼容性。
- 參數校驗:明確必填項、數據類型及格式(如
type: string
、format: email
)。
- 開發規范
- 工具集成:使用Swagger Editor編寫文檔,Swagger Codegen生成代碼。
- Mock服務:開發階段通過工具(如
swagger-mock-api
)模擬API響應。
- 安全規范
- 認證機制:集成OAuth 2.0、JWT等安全方案。
- HTTPS支持:通過Nginx等配置HTTPS,確保數據傳輸安全。
- 測試與部署
- 自動化測試:編寫腳本驗證API響應,如使用
requests
庫。
- 動態文檔:在Spring Boot等框架中通過注解集成Swagger UI,實時更新文檔。
- 容器化部署:使用Docker封裝Swagger UI和Editor,便于團隊協作。
- 文檔規范
- 結構化描述:使用YAML/JSON格式,包含
info
、paths
、components
等核心字段。
- 示例與注釋:為復雜參數添加示例值和說明,提升可讀性。
參考來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