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entOS上優化網絡(適用于FetchLinux等通用Linux環境)的方法
內核參數是網絡性能的底層支撐,需通過/etc/sysctl.conf
文件調整并執行sysctl -p
生效:
net.core.rmem_default
)和發送(net.core.wmem_default
)緩沖區大?。ㄈ缭O為262144
),提升大數據量傳輸時的緩存能力;net.ipv4.tcp_tw_reuse=1
,允許快速重用處于TIME_WAIT
狀態的socket,顯著提高短連接場景(如Web服務)的性能;net.ipv4.tcp_window_scaling=1
,支持更大的TCP窗口(最大可達1GB),提升高帶寬、高延遲網絡(如跨地域傳輸)的吞吐量;net.ipv4.tcp_congestion_control=cubic
或bbr
),其中bbr
更適合現代高帶寬網絡,能減少延遲并提高利用率;net.ipv4.tcp_max_syn_backlog
(如設為8192
)和net.core.somaxconn
(如設為4096
),應對高并發連接請求,避免因隊列滿導致的連接拒絕。bond0
),通過mode=4
(802.3ad,鏈路聚合)實現帶寬疊加(如2個千兆網卡綁定后理論帶寬為2Gbps)和故障轉移(單網卡損壞不影響網絡);sendfile()
系統調用),直接在內核空間完成文件到網絡的數據傳輸,避免用戶態與內核態之間的多次拷貝(如Nginx默認開啟sendfile on;
);worker_connections
(增大并發連接數)、MySQL的max_connections
(優化數據庫連接池),根據實際負載調整參數。iftop
(查看實時流量)、nload
(監控帶寬使用)、ss -tulnp
(查看TCP/UDP連接狀態)等工具,及時發現網絡瓶頸(如某IP占用過高帶寬);iperf3
(測試TCP/UDP吞吐量)、ping
(檢測延遲)、traceroute
(排查路由問題)等工具,量化優化效果(如優化前后的帶寬提升、延遲降低)。systemctl disable
禁用不用的網絡服務(如cups
打印服務、avahi-daemon
零配置網絡),減少后臺進程對系統資源的占用;/var/log
(日志文件)和/tmp
(臨時文件),釋放磁盤空間,避免磁盤I/O過高影響網絡性能。以上方法需根據實際環境(如網絡帶寬、應用類型、硬件配置)調整,建議在測試環境驗證后再應用于生產環境,避免配置錯誤導致網絡中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