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itLab在Linux中的協作功能使用方法如下:
- 安裝GitLab:
- 準備工作:推薦使用Ubuntu或CentOS等主流發行版,確保系統滿足最低要求,更新系統包,安裝依賴包,如curl、openssh-server等。
- 安裝GitLab:添加GitLab軟件包倉庫,然后使用包管理器安裝GitLab CE。
- 配置并啟動:編輯配置文件
/etc/gitlab/gitlab.rb
,設置external_url等參數,使用sudo gitlab-ctl reconfigure
重新配置,sudo gitlab-ctl restart
啟動服務。
- 添加成員:登錄GitLab,進入項目頁面,點擊“Members”,輸入成員用戶名或郵箱,選擇角色并分配權限。
- 代碼管理:
- 克隆項目:使用
git clone
命令將項目克隆到本地。
- 創建分支:在本地使用
git checkout -b
創建新分支。
- 提交代碼:在本地進行開發,完成后用
git add
、git commit
提交代碼,再用git push origin
推送到遠程倉庫。
- 合并請求:
- 創建合并請求:在GitLab網頁端,選擇源分支和目標分支,填寫標題和描述后創建。
- 代碼審查:團隊成員在合并請求頁面查看代碼變更并評論,項目所有者或管理員審查后合并。
- 問題追蹤:
- 創建問題:在項目頁面點擊“Issues”,選擇“新建Issue”,填寫標題、描述,設置優先級、標簽等并分配給成員。
- 跟蹤進度:通過更新Issue狀態、添加評論等跟蹤任務進度。
- 持續集成/持續部署(CI/CD):
- 配置文件:在項目根目錄創建
.gitlab-ci.yml
文件,定義構建、測試和部署任務。
- 運行流水線:將配置文件推送到倉庫,GitLab會根據文件自動運行CI/CD作業,可在項目頁面的“CI/CD”中查看流水線狀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