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entOS上Jenkins資源管理可從硬件、配置、插件、構建及監控等方面入手,具體如下:
-
硬件資源優化
- 增加內存:推薦至少8GB,大型團隊可配置16GB+。
- 使用SSD:提升磁盤I/O性能,減少構建等待時間。
- 升級CPU:多核處理器可并行處理任務,適合編譯型任務。
-
Jenkins配置優化
- 調整JVM參數:修改
/etc/sysconfig/jenkins
中JAVA_ARGS
,如-Xms1024m -Xmx2048m
(根據內存調整)。
- 限制并發構建數:在“系統管理→全局配置”中設置合理并發數,避免資源過載。
- 禁用非必要服務:關閉郵件通知、無用端口監聽等服務。
-
插件管理
- 定期更新插件:確保功能與安全性。
- 移除無用插件:通過“插件管理”卸載冗余插件,降低內存占用。
-
分布式構建
- 配置Slave節點:通過“節點管理”添加Agent,將任務分發到多臺機器,減輕Master壓力。
-
資源清理與監控
- 清理舊構建記錄:在任務配置中啟用“丟棄舊的構建”,或定期手動刪除
/var/lib/jenkins/jobs/
下的歷史數據。
- 日志管理:定期歸檔
/var/log/jenkins/
日志,避免占用過多空間。
- 性能監控:使用
top/htop
監控CPU/內存,或通過Jenkins插件(如Performance Plugin)分析構建效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