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Linux系統上進行Oracle數據庫的安全設置是確保數據庫完整性和保密性的關鍵步驟。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安全設置措施:
數據字典保護:
O7_DICTIONARY_ACCESSIBILITY 為 FALSE,以確保只有SYSDBA用戶才能訪問數據字典基礎表。限制DBA組中的用戶數量:
userdel 命令刪除多余的DBA組中的操作系統用戶,確保DBA組中只留一個Oracle安裝用戶。設置數據庫口令復雜度:
PASSWORD_VERIFY_FUNCTION,指定密碼復雜度,要求口令長度至少6位,并包括數字、小寫字母、大寫字母和特殊符號中至少2類。數據庫用戶口令生存周期:
PASSWORD_LIFE_TIME 設置為小于等于90天。限制具有數據庫超級管理員(SYSDBA)權限的用戶遠程登錄:
REMOTE_LOGIN_PASSWORDFILE 設置為 NONE,禁止具有SYSDBA權限的用戶從遠程登錄。開啟數據庫審計:
alter system set audit_trail 'DB or OS';
設置數據庫監聽器密碼:
lsnrctl 命令為數據庫監聽器(LISTENER)設置密碼。lsnrctl set current_listener LISTENER
lsnrctl change_password Old password: New password: Reenter new password:
配置可信IP地址訪問控制:
ORACLE_HOME/network/admin/sqlnet.ora 文件,添加或修改如下配置,重啟數據庫。tcp.validnode_checking yes
tcp.invited_nodes (192.168.1.0, 192.168.1.1)
數據庫連接超時:
ORACLE_HOME/network/admin/sqlnet.ora 文件,設置 SQLNET.EXPIRE_TIME 參數。網絡傳輸數據加密:
ORACLE_HOME/network/admin/sqlnet.ora 文件,設置 sqlnet.encryption 參數。設置最大連接數:
alter system set processes 200 scope spfile;
用戶管理與認證:
網絡服務與端口:
系統與文件權限:
日志審計與監控:
/var/log/secure,以發現異常登錄嘗試。數據備份與恢復:
更新與補丁:
物理安全與BIOS配置:
通過實施上述安全設置和最佳實踐,可以顯著提高Oracle數據庫的安全性,保護數據免受未授權訪問和各種網絡威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