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inux系統中Postman配置代理的步驟
一、通過系統環境變量設置代理(可選但推薦)
若希望Postman及系統其他應用共用代理,可先配置系統代理環境變量:
- 打開終端,編輯shell配置文件(根據系統配置選擇
~/.bashrc、~/.bash_profile或~/.zshrc):nano ~/.bashrc
- 在文件末尾添加代理配置(將
your_proxy_server替換為代理地址,port替換為代理端口):export http_proxy=http://your_proxy_server:port
export https_proxy=http://your_proxy_server:port
- 保存文件并使配置生效:
source ~/.bashrc
二、在Postman應用內配置代理
無論是否設置系統環境變量,均需在Postman中明確代理配置:
- 打開Postman設置:
啟動Postman后,點擊右上角齒輪形狀的「設置」圖標,選擇「Settings」(或「Preferences」,取決于版本)。
- 進入代理設置頁面:
在左側導航欄中找到「General」(通用)選項卡,向下滾動至「Proxies」(代理)部分。
- 配置代理參數:
- 勾選「Enable proxy」(啟用代理)以開啟代理功能;
- 在「HTTP Proxy」字段輸入代理服務器地址(如
localhost或代理服務器IP);
- 在「Port」字段輸入代理服務器端口(如
5858,若未修改默認端口則填寫8080等常見端口);
- 若代理服務器支持HTTPS,在「SSL Proxy」字段輸入相同或對應的HTTPS代理地址(通常與HTTP代理一致);
- 可選:在「Bypass List」(繞過列表)中添加無需通過代理訪問的域名/IP(如
localhost,127.0.0.1),用逗號分隔。
- 保存設置:
點擊「Save」(保存)按鈕,使配置生效。
三、通過Postman Desktop Agent配置代理(可選,適用于復雜場景)
若需更靈活的代理管理(如多設備同步),可使用Postman Desktop Agent:
- 安裝Desktop Agent:
訪問Postman官方下載頁面,獲取Linux版本的Desktop Agent并安裝(通常為.deb或.rpm包)。
- 啟動Desktop Agent:
安裝完成后,在系統托盤(GNOME)或菜單欄(KDE)找到Postman圖標,點擊打開并確認代理服務已啟動。
- 配置Postman連接Agent:
在Postman的「Proxy Settings」中,將「Proxy Server」的「Hostname」設置為localhost,「Port」設置為Desktop Agent顯示的端口(默認5858),點擊「Save」即可。
注意事項
- 若代理服務器需要身份驗證,在Postman的「Proxy Settings」中勾選「Proxy authentication」(代理認證),輸入用戶名和密碼。
- 取消代理時,只需在Postman的「Proxy Settings」中將「HTTP Proxy」和「SSL Proxy」字段留空,或取消「Enable proxy」勾選即可。
- 配置完成后,可通過發送測試請求(如訪問
https://api.ipify.org?format=json)驗證代理是否生效(返回的IP應為代理服務器地址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