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inux系統中的Oracle數據庫安全防護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:
- 操作系統層面:
- 操作留痕:通過編輯
/etc/profile 文件,記錄用戶登錄過程中的操作命令,以便及時發現未經授權的連接操作行為。
- 禁止免密登錄:編輯
$ORACLE_HOME/network/admin/sqlnet.ora 文件,禁用數據庫操作系統驗證后免密登錄的行為。
- BIOS安全:設定引導口令,防止未經授權的BIOS訪問。
- 口令策略:對root用戶定期修改密碼,并嚴格管控特權用戶。
- 文件系統保護:對重要系統文件設置不可改變位,防止未經授權的修改。
- 數據庫層面:
- 用戶密碼復雜度校驗:配置并開啟密碼策略,確保所有數據庫用戶使用復雜度滿足要求的密碼。
- 最小權限原則:只授予用戶所需的最低權限,避免不必要的權限。
- 審計和日志記錄:啟用數據庫審計功能,記錄對數據庫的所有訪問,幫助跟蹤潛在的安全問題。
- 數據加密:使用透明數據加密(TDE)對敏感數據進行加密,防止未經授權的訪問。
- 網絡隔離和訪問控制:限制網絡訪問,只允許來自受信任的IP地址和子網的連接。
- 安全配置和最佳實踐:
- 定期更新和打補丁:及時更新操作系統和Oracle數據庫軟件,以修補已知的安全漏洞。
- 使用SSH密鑰認證:禁用密碼登錄,使用SSH密鑰對進行身份驗證,加強服務器訪問控制。
- 監控和日志記錄:定期監控系統日志和安全日志,及時發現異常行為和潛在的安全威脅。
- 防火墻和安全策略:使用防火墻限制對系統的訪問,實施安全策略保護數據庫系統和數據。
- 定期備份:定期備份重要數據和配置文件,以防數據丟失或損壞。
通過上述措施,可以顯著提高Linux系統中Oracle數據庫的安全性,保護數據免受未授權訪問和各種網絡威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