溫馨提示×

centos緩存如何優化配置

小樊
42
2025-08-10 09:49:34
欄目: 智能運維

一、系統級緩存優化

  1. 調整內核參數

    • 控制緩存回收傾向:修改 /etc/sysctl.conf,設置 vm.vfs_cache_pressure=50(默認100,值越低越保留緩存)。
    • 優化臟頁寫入:設置 vm.dirty_ratio=10、vm.dirty_background_ratio=5,減少臟頁頻繁寫入磁盤。
    • 降低交換分區依賴:設置 vm.swappiness=10(范圍0-100,值越低越少用swap)。
  2. 文件系統緩存優化

    • 啟用noatime掛載:編輯 /etc/fstab,為文件系統添加 noatime 選項,減少訪問時間戳更新開銷。
    • 臨時文件緩存:將 /tmp 掛載為 tmpfs,利用內存存儲臨時文件(需注意數據易丟失)。

二、應用層緩存配置

  1. Web服務器緩存

    • Nginx緩存:在配置文件中添加 proxy_cache_path 指令,設置緩存路徑、大小及過期時間,例如:
      proxy_cache_path /var/cache/nginx levels=1:2 keys_zone=my_cache:10m max_size=1g inactive=60m;
      
    • Varnish緩存:編輯 /etc/varnish/default.vcl,配置緩存規則和后端服務。
  2. 數據庫緩存

    • MySQL:調整 innodb_buffer_pool_size(建議設置為物理內存的50%-70%)和 query_cache_size。
    • Redis:配置持久化策略(RDB/AOF)并優化數據結構,如使用哈希表存儲結構化數據。

三、緩存管理與維護

  1. 監控緩存狀態

    • 使用 free -h、vmstat、iostat 監控緩存使用情況,重點關注緩存命中率和內存占用。
    • 通過 sar -r 分析內存使用趨勢,識別緩存不足或過度使用場景。
  2. 定期清理緩存

    • 手動清理:執行 sync 后,使用 echo 3 > /proc/sys/vm/drop_caches 清理所有緩存(謹慎操作,生產環境建議在低峰期執行)。
    • 自動清理:通過 crontab 設置定時任務,例如每天凌晨清理緩存。

四、關鍵注意事項

  • 優先增加物理內存:當系統頻繁使用swap時,增加內存是最直接有效的優化手段。
  • 測試驗證:生產環境修改前,先在測試環境驗證配置效果,避免因參數不當導致性能下降。
  • 應用適配:針對不同應用(如數據庫、Web服務)選擇專用緩存方案,避免通用緩存過度占用資源。

參考來源:

0
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_中文无码日韩欧免_久久香蕉精品视频_欧美主播一区二区三区美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