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下是Linux環境下Oracle SQL的優化技巧:
- 索引優化
- 為查詢條件、連接字段創建索引,優先使用B-Tree索引,低基數列可用位圖索引。
- 避免在索引列使用函數、運算符(如
WHERE UPPER(name)='ABC'
會導致索引失效)。
- 定期重建索引,使用覆蓋索引減少表訪問。
- 查詢語句優化
- 避免
SELECT *
,明確指定所需列。
- 使用綁定變量(如
:var
)減少硬解析,提升緩存利用率。
- 簡化復雜查詢,用
WITH
子句(CTE)或物化視圖優化重復計算。
- 表結構與分區
- 大表使用分區技術(如按時間范圍分區),縮小查詢范圍。
- 合理設計表結構,避免冗余數據,使用外鍵約束保證數據完整性。
- 內存與并行處理
- 調整SGA(共享池、數據緩沖區)和PGA大小,啟用自動內存管理(AMM)。
- 對大查詢啟用并行處理,設置
PARALLEL
參數利用多核CPU。
- 系統與I/O優化
- 選擇高性能文件系統(如XFS),優化掛載參數(如
noatime
)。
- 將數據庫文件存儲在SSD等高速存儲設備上。
- 監控與工具使用
- 通過
EXPLAIN PLAN
分析執行計劃,定位性能瓶頸。
- 使用AWR、ADDM報告生成性能分析,識別高負載SQL。
- 其他技巧
- 避免
NOT IN
、IS NULL
等導致索引失效的操作。
- 定期清理碎片,更新統計信息(
DBMS_STATS.GATHER_TABLE_STATS
)。
注意:優化前需在測試環境驗證,避免影響生產系統穩定性。
參考來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