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Ubuntu上安裝和管理Oracle數據庫涉及多個步驟,包括系統要求、安裝準備、安裝步驟、環境變量配置、數據庫啟動和關閉、以及性能優化等。以下是詳細的指南:
安裝準備
- 系統要求:Ubuntu 20.04 LTS或更高版本,至少2GB RAM(推薦4GB或更多),硬盤空間至少2GB(推薦10GB或更多)。
- 軟件要求:Java Development Kit (JDK) 8或更高版本,Oracle Database軟件安裝包。
安裝步驟
- 安裝Java JDK:
sudo apt update
sudo apt install openjdk-8-jdk
- 下載Oracle數據庫安裝包:從Oracle官方網站下載適合Ubuntu版本的Oracle軟件包,并解壓到指定目錄。
- 運行安裝程序:進入解壓后的目錄,運行安裝腳本:
cd /path/to/oracle/database/install/dir
./runInstaller
- 配置環境變量:編輯
~/.bashrc
文件,添加以下內容:
export ORACLE_HOME=/opt/oracle/oracle/product/18.3.0/dbhome_1
export PATH=$PATH:$ORACLE_HOME/bin
export LD_LIBRARY_PATH=$ORACLE_HOME/lib
export TNS_ADMIN=$ORACLE_HOME/network/admin
export ORA_INVENTORY=/opt/oracle/oraInventory
export ORACLE_SID=orcl
然后執行:
source ~/.bashrc
- 創建oraInventory目錄:
sudo mkdir -p $ORA_INVENTORY
sudo chown -R oracle:oinstall $ORA_INVENTORY
- 運行安裝腳本:
$ORACLE_HOME/oracore/oci/setupEnv.sh
- 安裝Oracle數據庫:
$ORACLE_HOME/bin/srvctl.sh add db -d orcl
- 設置監聽器:
$ORACLE_HOME/bin/lsnrctl start
存儲管理
-
文件存儲結構:
- 物理文件:數據文件(Data Files)、控制文件(Control Files)、重做日志文件(Redo Log Files)。
- 邏輯文件:表空間(Tablespaces)、段(Segments)、區(Extents)、數據塊(Blocks)。
-
文件存儲優化:
- 數據文件優化:選擇合適的數據塊大小,合理分配數據文件的大小和增長策略。
- 控制文件優化:創建控制文件冗余,將控制文件放置在高速磁盤上。
- 重做日志文件優化:根據數據庫的工作負載調整重做日志組的大小,開啟歸檔模式。
性能優化
- 調整Oracle初始化參數:根據系統資源和業務需求調整SGA和PGA的大小。
- 數據庫緩存命中率優化:監控緩存命中率,優化數據庫緩存。
- 數據庫I/O配置優化:分析I/O性能,優化數據文件的讀寫統計和時間。
- 使用自動工作負載庫(AWR)和自動數據庫診斷監視器(ADDM):生成性能報告,進行針對性優化。
- SQL和PL/SQL代碼優化:使用EXPLAIN PLAN分析查詢性能,優化SQL語句。
- 索引優化:創建和使用索引,刪除不必要的索引。
- 內存管理:啟用自動內存管理,設置自動內存管理的最大目標和當前目標。
- 分區技術:創建分區表,提高查詢和管理效率。
- 并行處理:設置表的并行度,充分利用多核CPU。
通過以上步驟和優化技巧,您可以在Ubuntu上成功安裝、配置和管理Oracle數據庫,并確保其高效運行。在進行任何系統優化之前,建議備份重要的數據,并謹慎操作,以免引起其他問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