Ubuntu回收系統緩存的方法主要分為 手動釋放內存緩存、清理APT包緩存、清理臨時文件/用戶緩存 三類,以下是具體操作步驟:
Ubuntu內核會自動管理內存緩存(如頁緩存、Slab緩存)以提升性能,但可通過寫入/proc/sys/vm/drop_caches
文件手動釋放不再使用的緩存(不會影響系統穩定性)。操作前需同步內存數據到硬盤(sync
命令),避免數據丟失。
Ctrl+Alt+T
啟動終端。free -h
,查看“cached”(頁緩存)、“buffers”(緩沖區)的占用值,確認是否需要清理。sudo sync && sudo echo 1 > /proc/sys/vm/drop_caches
sudo sync && sudo echo 2 > /proc/sys/vm/drop_caches
sudo sync && sudo echo 3 > /proc/sys/vm/drop_caches
free -h
,觀察“cached”值是否下降。APT(Advanced Package Tool)會緩存下載的軟件包(.deb
文件)以加快后續安裝速度,但長期積累會占用大量磁盤空間,可通過以下命令清理:
/var/cache/apt/archives/
下的所有.deb
文件):sudo apt-get clean
sudo apt-get autoclean
sudo apt-get autoremove --purge
這些命令可單獨使用,也可組合(如sudo apt-get clean && sudo apt-get autoclean
)提高效率。
臨時文件(如/tmp
目錄)和用戶緩存(如瀏覽器、應用程序緩存)會占用磁盤空間,可通過以下方式清理:
/tmp
目錄(存儲臨時文件,重啟后自動清空,但可手動刪除):sudo rm -rf /tmp/*
注意:確保無重要進程正在使用
/tmp
中的文件,避免數據丟失。
rm -rf ~/.cache/*
此命令會刪除當前用戶的緩存文件(如Firefox的cache2
目錄、Chrome的Default/Cache
目錄),需謹慎操作。rm -rf ~/.local/share/Trash/*
sudo journalctl --vacuum-time=3d # 刪除3天前的日志
或直接清空日志文件:sudo truncate -s 0 /var/log/*.log
autoremove
會刪除孤立依賴包,確保不會影響已安裝軟件的正常運行。/tmp
或用戶緩存前,確認無重要數據(如瀏覽器下載的文件可能存放在~/.cache/mozilla/firefox/
中)。通過以上方法,可有效回收Ubuntu系統中的緩存,釋放磁盤空間并優化系統性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