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entOS環境下SQLAdmin安全漏洞防范指南
GRANT
命令授予特定權限而非直接使用root。定期審查/etc/passwd
文件,檢測并鎖定具有超級用戶權限的閑置賬戶。adm
、lp
、sync
等),減少潛在的攻擊入口。對于不再使用的數據庫用戶,及時執行DROP USER
命令移除。/etc/login.defs
文件強制執行密碼復雜度規則(如PASS_MIN_LEN 10
、PASS_COMPLEXITY
),并定期提示用戶更換密碼。SELECT
、INSERT
而非ALL PRIVILEGES
)。使用REVOKE
命令回收冗余權限,避免權限濫用。firewalld
或iptables
限制對SQLAdmin服務端口的訪問(如MySQL默認3306、SQL Server默認1433),僅允許受信任的IP地址或網段連接。例如,通過firewalld
添加規則:firewall-cmd --permanent --add-rich-rule='rule family="ipv4" source address="192.168.1.0/24" port port="3306" protocol="tcp" accept'
,然后重載防火墻配置。systemctl disable <service_name>
命令禁用服務,并通過netstat -tulnp
命令檢查開放端口。my.cnf
配置文件添加ssl-ca
、ssl-cert
、ssl-key
參數;對于SQL Server,使用ALTER DATABASE
命令開啟透明數據加密(TDE)。yum update
命令定期更新CentOS操作系統及SQLAdmin相關軟件包(如數據庫引擎、客戶端工具),及時修復已知安全漏洞。訂閱官方安全公告,第一時間獲取并應用補丁。general_log
、slow_query_log
,SQL Server的錯誤日志),記錄用戶登錄、查詢操作、權限變更等活動。通過auditd
服務擴展系統審計范圍,記錄用戶對數據庫文件的訪問行為。ausearch
、aureport
(針對auditd
日志)或數據庫自帶的日志分析工具(如MySQL的mysqlbinlog
),定期檢查日志中的異?;顒樱ㄈ珙l繁的失敗登錄嘗試、未授權的表訪問),及時響應潛在安全威脅。mysqldump
(MySQL)、sqlcmd
(SQL Server)等工具定期備份數據庫及配置文件,備份頻率根據數據重要性調整(如每日增量備份、每周全量備份)。將備份文件存儲在安全的位置(如異地服務器、加密存儲介質)。/etc/ssh/sshd_config
中的PermitRootLogin no
),使用普通用戶登錄后再通過su
或sudo
切換至root。修改SSH默認端口(如從22改為2222),減少暴力破解風險。/etc/passwd
中的閑置用戶(如games
、ftp
),刪除不必要的系統組(如adm
)。通過chmod 700
命令限制/root
目錄的訪問權限,防止未授權用戶查看敏感文件。/etc/profile
文件,添加TMOUT=300
(300秒無操作自動注銷),減少root賬戶長時間閑置帶來的風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