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CentOS上部署Kubernetes(K8s)集群時,進行安全配置是至關重要的。以下是一些關鍵的安全配置步驟和最佳實踐:
1. 系統加固
- 關閉不必要的服務:禁用不必要的網絡服務,如FTP、郵件服務器等,使用
systemctl
或 service
命令管理這些服務。
- 配置防火墻:使用
iptables
或 firewalld
限制對關鍵端口的訪問,只允許必要的流量通過。
- 關閉SELinux:將SELinux設置為
disabled
,以防止潛在的權限問題。
- 關閉Swap:關閉Swap分區以提高系統穩定性。
- 時間同步:配置NTP服務確保所有節點的時間同步。
2. 網絡策略
- 定義Pod間的網絡通信規則:使用Network Policy限制Pod之間的流量,保護網絡安全。例如,可以定義哪些Pod可以相互通信,哪些不可以。
3. 身份認證與授權
- API Server安全加固:強制啟用TLS雙向認證,禁用匿名訪問。
- RBAC權限設計原則:遵循最小權限原則,開發人員僅限namespace級別操作。
- 關鍵操作審計:創建ClusterRole時添加審計注解。
4. 容器鏡像安全
- 私有倉庫安全掃描:搭建Harbor倉庫啟用漏洞掃描,阻斷高風險鏡像入集群。
- CI/CD流程集成Trivy掃描:高危CVE自動終止流水線。
- 鏡像簽名驗證:使用cosign實現鏡像簽名,部署時驗證簽名有效性。
5. 運行時安全防護
- Pod安全標準(PSA):替代已廢棄的PSP,啟用內置的Baseline/Restricted策略。
- 安全上下文配置:禁止特權容器,設置
readOnlyRootFilesystem
。
- 限制容器權限:通過Security Context限制Pod的權限,確保Pod運行在安全的環境中。
6. 數據安全與加密
- etcd加密:啟用靜態加密保護Secret數據。
- Secret管理方案:使用VaultCSI驅動實現動態密鑰注入,避免硬編碼。
7. 持續監控與審計
- 審計日志分析:記錄所有API請求,關聯用戶身份和操作時間。
- 實時入侵檢測:部署Falco監控異常容器行為(如宿主機文件訪問)。
8. 基礎設施加固
- 節點安全基線:定期更新OS內核,使用hardened內核。
- 組件版本管理:使用kubeadm certs renew自動更新證書。
- 通過kubepug檢測廢棄API版本。
9. 其他安全建議
- 使用可信鏡像:確保使用的容器鏡像來自可信的倉庫,并定期檢查鏡像的安全性。
- 配置Seccomp和AppArmor:限制容器可以調用的系統調用,以減少潛在的安全風險。
- 定期更新:保持Kubernetes集群的最新狀態,及時應用安全補丁。
通過上述措施,可以顯著提高CentOS上Kubernetes集群的安全性,有效防御外部和內部的威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