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CentOS系統中,SELinux(Security-Enhanced Linux)的啟動順序通常是在系統初始化階段進行配置的。SELinux主要有三種模式:Disabled(禁用)、Permissive(寬容模式)和Enforcing(強制模式)。在默認情況下,SELinux在Enforcing模式下啟動,但具體的啟動順序可能會因系統配置和版本而異。
- 加電自檢(POST):系統首先進行加電自檢,檢查硬件設備是否存在和正常運行。
- 引導加載程序(Bootloader):自檢通過后,BIOS根據啟動順序加載位于MBR(主引導記錄)中的引導加載程序,如GRUB。
- 內核初始化:引導加載程序加載內核到內存中,并進行自身的初始化和硬件設備的驅動程序加載。
- SELinux初始化:在內核初始化階段,SELinux相關的策略和上下文會被加載和設置。此時,SELinux可能會進行自動標簽(auto relabel),以確保所有文件和進程的安全上下文正確。
- 系統初始化:內核啟動后,init進程接管,執行/etc/rc.d/rc.sysinit腳本,進行系統的基本配置,包括掛載根文件系統。
- 運行級別確定:init進程會根據/etc/inittab文件中的配置確定系統的運行級別,并啟動相應級別的服務。
- 服務啟動:根據運行級別的配置,init進程會啟動相應的服務,包括SELinux相關的服務。
請注意,SELinux的啟動順序和配置可能會因不同的CentOS版本和系統配置而有所不同。建議參考具體的系統文檔或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以確保正確配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