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entOS系統清理垃圾文件的常用方法
臨時文件是系統或應用程序運行時產生的無用文件,主要存儲在/tmp和/var/tmp目錄下??墒褂靡韵旅钋謇恚?/p>
sudo rm -rf /tmp/* # 清理/tmp目錄下的所有臨時文件(系統重啟后會重新生成)
sudo rm -rf /var/tmp/* # 清理/var/tmp目錄下的臨時文件
注意:/tmp目錄下的文件多為臨時使用,刪除后不會影響系統正常運行,但需避免誤刪正在使用的文件。
包管理器(YUM/DNF)在安裝/更新軟件時會緩存軟件包和元數據,長期積累會占用大量磁盤空間。
sudo yum clean all # 清理所有YUM緩存(包括元數據、已下載的RPM包)
sudo dnf clean all # 清理所有DNF緩存(功能與YUM類似)
補充:若只需清理特定緩存(如元數據),可使用sudo yum clean metadata(YUM)或sudo dnf clean metadata(DNF)。
系統日志(如/var/log/messages、/var/log/secure)會隨時間增長占用大量空間,可通過以下方式管理:
sudo journalctl --vacuum-time=2weeks # 刪除兩周前的日志(保留最近2周)
sudo journalctl --vacuum-size=100M # 限制日志總大小為100MB(自動刪除舊日志)
sudo truncate -s 0 /var/log/nginx/access.log # 清空Nginx訪問日志(不刪除文件)
sudo rm -f /var/log/old_log.log # 刪除舊日志文件(需確認日志無用)
/etc/logrotate.conf或服務對應的配置文件(如/etc/logrotate.d/nginx),設置輪轉策略(如每天輪轉、保留7份舊日志、壓縮舊日志),實現日志自動管理。系統會緩存頁面、目錄項和inode以提高性能,但過度緩存會占用內存??赏ㄟ^以下命令清理(不影響系統穩定性,但可能導致后續操作稍慢):
sudo sync && echo 3 | sudo tee /proc/sys/vm/drop_caches
# sync:將緩存數據寫入磁盤;echo 3:清理頁面緩存、目錄項緩存、inode緩存
說明:此命令無需重啟系統,清理后系統會自動重新生成緩存。
系統中無用的軟件包(如已卸載軟件的依賴)會占用磁盤空間,可通過以下命令清理:
sudo yum autoremove # 自動刪除不再被任何軟件包依賴的無用包
sudo dnf autoremove # 功能與YUM類似
補充:若需手動刪除特定軟件包,可使用sudo yum remove <package_name>(YUM)或sudo dnf remove <package_name>(DNF)。
通過find命令查找并刪除系統中占用空間大的文件(如大于100MB的文件):
sudo find / -type f -size +100M -exec ls -lh {} \; # 列出所有大于100MB的文件
sudo find / -type f -size +100M -exec rm -f {} \; # 刪除所有大于100MB的文件(需謹慎)
注意:執行前需確認文件用途,避免誤刪系統關鍵文件(如數據庫文件、配置文件)。
若需圖形化操作或更全面的清理,可使用第三方工具(如BleachBit):
sudo yum install bleachbit # CentOS 7及以下(YUM)
sudo dnf install bleachbit # CentOS 8及以上(DNF)
sudo bleachbit # 啟動圖形化界面,選擇清理項目(如臨時文件、緩存、日志)
說明:BleachBit支持清理瀏覽器緩存、系統臨時文件、回收站等多種垃圾文件,適合不熟悉命令行的用戶。
/var/log、/home等關鍵目錄,防止誤刪重要文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