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下是在CentOS上配置SQL Server高可用性的方案及要點:
- Always On可用性組(推薦)
- 適用場景:跨服務器數據復制、讀寫分離、自動故障轉移。
- 步驟:
- 安裝SQL Server并確保節點版本一致。
- 配置Pacemaker作為集群資源管理器。
- 在SQL Server中創建可用性組,添加數據庫副本(同步/異步)。
- 配置監聽器以實現客戶端透明連接。
- 數據庫鏡像(較舊方案)
- 適用場景:雙節點高可用,實時數據同步。
- 步驟:
- 主服務器和鏡像服務器安裝SQL Server。
- 配置鏡像會話,設置同步模式(高可用性模式需手動故障轉移)。
- (可選)配置見證服務器實現自動故障轉移。
- 故障轉移群集(Failover Clustering)
- 適用場景:多節點共享存儲高可用,需依賴Windows Server集群(需注意CentOS與Windows的兼容性限制)。
- 步驟:
- 配置共享存儲和網絡。
- 使用SQL Server安裝程序創建群集,添加節點。
- Pacemaker+Corosync(Linux原生方案)
- 適用場景:跨Linux節點的通用高可用集群。
- 步驟:
- 安裝Pacemaker和Corosync。
- 配置虛擬IP和資源組,綁定SQL Server服務。
注意事項:
- Always On可用性組是SQL Server官方推薦方案,需搭配Pacemaker實現Linux環境下的集群管理。
- 數據庫鏡像和日志傳送屬于較舊方案,功能有限,建議優先選擇Always On。
- 配置前需確保節點硬件、網絡穩定,并定期測試故障轉移流程。
參考來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