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CentOS系統下,Fortran程序可以通過幾種不同的方法調用Python代碼。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方法:
由于Fortran和Python之間的直接互操作性有限,通常需要一個中間層來橋接兩者。C語言是一個常見的選擇,因為Fortran可以很容易地調用C函數,而Python也可以通過C API調用C函數。
首先,你需要編寫Fortran代碼,并為需要從Python調用的函數創建C接口。例如,假設你有一個Fortran函數add
:
! add.f90
subroutine add(a, b, c) bind(c, name="add")
use, intrinsic :: iso_c_binding
real(c_double), intent(in) :: a, b
real(c_double), intent(out) :: c
c = a + b
end subroutine add
然后,創建一個C頭文件來聲明這個函數:
// add.h
#ifndef ADD_H
#define ADD_H
#ifdef __cplusplus
extern "C" {
#endif
void add_(double *a, double *b, double *c);
#ifdef __cplusplus
}
#endif
#endif // ADD_H
注意函數名后的下劃線_
,這是因為Fortran編譯器通常會在函數名后添加一個下劃線。
使用Python的ctypes
庫來加載編譯好的C庫,并調用其中的函數:
# test.py
from ctypes import cdll
# 加載編譯好的C庫
lib = cdll.LoadLibrary('./add.so')
# 定義函數參數和返回類型
lib.add_.argtypes = [ctypes.c_double, ctypes.c_double, ctypes.c_double]
lib.add_.restype = None
# 調用函數
a = 1.0
b = 2.0
c = ctypes.c_double()
lib.add_(ctypes.byref(a), ctypes.byref(b), ctypes.byref(c))
print(f"The result is {c.value}")
使用gfortran編譯Fortran代碼,并創建共享庫:
gfortran -c add.f90 -o add.o
gfortran -shared -o add.so add.o
確保共享庫在Python腳本的同一目錄下,然后運行Python腳本:
python test.py
subprocess
模塊如果你不想編寫C接口,另一種方法是通過系統調用使用Python解釋器來執行Python腳本。這種方法比較簡單,但是效率較低,因為它涉及到啟動一個新的Python進程。
! call_python.f90
program call_python
implicit none
integer :: status
character(len=100) :: command
! 構建調用Python的命令
write(command, '(A)') 'python3 /path/to/your_script.py'
! 調用系統命令
status = system(command)
if (status /= 0) then
print *, 'Error calling Python script'
end if
end program call_python
在這個例子中,你需要將/path/to/your_script.py
替換為你的Python腳本的實際路徑。
IDL是一種專門用于定義不同編程語言之間接口的語言。有一些IDL編譯器可以將IDL代碼轉換為C代碼,然后可以使用上述的C接口方法。
libpython3.x.so
)。選擇哪種方法取決于你的具體需求和偏好。如果你需要高性能的互操作性,編寫C接口可能是最好的選擇。如果你只是偶爾需要調用Python腳本,使用subprocess
模塊可能更簡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