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升Linux Redis安全性可從以下方面入手:
- 更新系統與Redis:定期升級Redis到最新版本,修復安全漏洞。
- 訪問控制
- 綁定IP:在
redis.conf
中通過bind
指令限制僅本地或特定IP訪問。
- 設置密碼:通過
requirepass
配置強密碼,啟用認證。
- 禁用危險命令:如
FLUSHDB
、FLUSHALL
等,可通過rename-command
重命名或禁用。
- 網絡與加密
- 配置防火墻:用
ufw
或iptables
限制Redis端口(默認6379)的訪問。
- 啟用SSL/TLS:加密數據傳輸,需配置證書和密鑰。
- 權限與配置管理
- 以普通用戶運行:避免使用root,創建專用用戶并限制權限。
- 保護配置文件:設置
redis.conf
權限為600,僅允許必要用戶訪問。
- 修改默認端口:降低被自動化掃描的風險。
- 監控與審計
- 啟用日志:記錄操作日志,便于追蹤異常。
- 定期備份:通過
BGSAVE
或SAVE
命令備份數據。
- 高可用與安全增強
- 使用Redis Sentinel:監控集群狀態,提升可用性。
- 啟用ACL細粒度權限:控制用戶對命令和數據庫的訪問權限(Redis 6.0+)。
參考來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