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inux Oracle數據庫容災備份可采用以下方案,核心是通過數據冗余和故障切換保障業務連續性:
- Oracle RAC(集群架構)
- 多節點共享存儲(SAN/NAS),實現故障自動轉移,支持負載均衡。
- 配置Oracle Clusterware管理集群,確保節點間數據同步和高可用性。
- Oracle Data Guard(數據復制)
- 物理備庫:通過歸檔日志實時同步主庫數據,支持自動故障切換(RPO≈0,RTO分鐘級)。
- 步驟:主庫開啟歸檔模式→配置
log_archive_dest_n
參數→備庫應用日志。
- 邏輯備庫:通過SQL解析實現數據同步,可分擔讀負載。
- 存儲與網絡優化
- 共享存儲(如SAN)確保數據一致性,避免單點故障。
- 配置負載均衡器(如LVS)分發請求,提升訪問效率。
- 監控與演練
- 使用Prometheus等工具監控集群狀態,設置故障告警。
- 定期進行容災切換演練,驗證備份可用性和切換流程。
關鍵策略:結合RAC(本地高可用)+ Data Guard(異地容災),形成“主庫+備庫”多層級保護體系,滿足不同業務連續性需求。具體實施需參考Oracle官方文檔,結合業務場景選擇同步/異步模式及硬件配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