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entOS與Docker的安全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:
CentOS安全策略
- 密碼策略:
- 修改
/etc/login.defs
文件,設置密碼有效期、最短期限、最短長度和過期提醒。
- SELinux配置:
- 在開發環境中禁用SELinux,生產環境中應謹慎操作。
- 使用
setenforce 0
命令臨時禁用SELinux,并修改 /etc/selinux/config
文件永久禁用。
- 防火墻配置:
- 關閉防火墻以減少外部攻擊面。
- 使用
systemctl stop firewalld
和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
命令。
- 主機名修改:
- 資源限制:
- 通過配置Cgroup來限制容器的CPU和內存使用。
Docker安全策略
- 鏡像安全:
- 使用可信鏡像源,僅從官方倉庫或私有倉庫拉取鏡像。
- 使用鏡像掃描工具(如Trivy、Clair)掃描鏡像漏洞。
- 最小化鏡像內容,使用輕量級基礎鏡像(如Alpine),移除非必要組件。
- 容器逃逸防御:
- 禁止特權模式,使用精細化
--cap-add/--cap-drop
控制 Capabilities。
- 啟用命名空間隔離,確保高風險參數僅在必要場景使用。
- 限制文件系統掛載,避免掛載宿主機敏感目錄。
- 權限管理:
- 使用非root用戶運行Docker命令,創建專門的用戶并添加到docker組。
- 配置Docker守護進程,限制對Docker API的訪問。
- 網絡隔離:
- 使用Docker的網絡功能(如橋接網絡、覆蓋網絡)來隔離容器,限制容器間的通信。
- 啟用網絡策略,如Kubernetes的NetworkPolicy。
- 日志和監控:
- 啟用Docker的日志記錄,并定期檢查日志文件以發現異常行為。
- 使用監控工具(如cAdvisor、Prometheus、Grafana)跟蹤容器的性能和資源使用情況。
- 持續集成與持續交付(CI/CD):
- 在CI/CD流程中集成安全測試,確保代碼和鏡像在每次構建和部署前都經過嚴格的安全檢查。
- 定期更新:
- 定期更新Docker引擎和容器鏡像以修補已知的安全漏洞。
通過實施這些安全策略,可以顯著提高CentOS和Docker環境的安全性,減少潛在的安全風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