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清理APT包管理器緩存
APT緩存會存儲下載的.deb
軟件包,長期積累會占用大量磁盤空間。通過以下命令清理:
sudo apt clean
:刪除/var/cache/apt/archives/
目錄下所有已下載的軟件包(徹底清理)。sudo apt autoclean
:僅刪除過期的軟件包(保留最近使用的,節省空間且不影響后續安裝)。sudo apt autoremove --purge
:刪除不再被任何軟件依賴的孤立包及配置文件(避免殘留無用文件)。2. 清理系統日志文件
日志文件(如/var/log/syslog
、auth.log
)會隨時間增長占用大量空間。常用方法:
sudo journalctl --vacuum-size=100M
:保留最近100MB的日志(快速釋放空間)。sudo journalctl --vacuum-time=3d
:保留最近3天的日志(按時間清理)。sudo > /var/log/syslog
(保留文件但清空內容,避免破壞日志結構)。/etc/logrotate.conf
,設置rotate 7
(保留7天日志)、compress
(壓縮舊日志),或通過sudo logrotate -f /etc/logrotate.conf
手動觸發輪轉。3. 刪除臨時文件
臨時文件(如/tmp
、/var/tmp
)通常是無用緩存,可安全清理:
sudo rm -rf /tmp/*
:刪除/tmp
目錄下所有臨時文件(系統重啟后會自動清理,但主動清理更及時)。tmpwatch
工具(需安裝):sudo apt install tmpwatch && sudo tmpwatch 24h /tmp
(刪除24小時內未修改的臨時文件)。4. 清理瀏覽器緩存
瀏覽器緩存(如Chrome、Firefox)會存儲網頁資源,占用用戶目錄空間:
~/.cache/google-chrome/
目錄下的緩存文件(可通過瀏覽器設置“清除瀏覽數據”操作)。~/.mozilla/firefox/*.default-release/cache2/
目錄下的緩存(需關閉瀏覽器后操作)。5. 移除舊內核版本
舊內核版本不會自動刪除,占用/boot
分區空間:
dpkg --list | grep linux-image
(排除當前使用的內核,如linux-image-6.1.0-10-amd64
)。sudo apt remove --purge <舊內核版本號>
(如sudo apt remove --purge linux-image-5.10.0-21-amd64
)。6. 使用第三方清理工具
sudo apt install bleachbit
,運行后選擇對應項目清理。sudo apt install deborphan
,運行sudo deborphan | xargs sudo apt remove --purge
。7. 清理孤立的本地化數據
若不需要某些語言的本地化文件(如中文以外的語言包),可使用localepurge
工具:
sudo apt install localepurge
。sudo localepurge
,選擇要保留的語言(如en_US.UTF-8
、zh_CN.UTF-8
),刪除其余本地化文件。8. 監控與定期維護
df -h
(檢查各分區使用情況,重點關注/
根分區和/home
)。du -sh /* | sort -rh | head -n 10
(列出根目錄下最大的10個目錄)、find /path -type f -size +100M
(查找大于100MB的文件)。cron
定時任務(如每天凌晨2點清理緩存:0 2 * * * sudo apt clean && sudo journalctl --vacuum-time=1d
)。注意事項
/home
、/etc
),避免誤刪。rm -rf
命令時需確認路徑,避免刪除系統關鍵文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