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CentOS系統中,回收利用資源主要包括內存資源的回收和磁盤空間的回收。以下是幾種常見的方法:
使用free
命令:
通過free -h
命令查看內存使用情況,其中-h
選項以人類可讀的格式(如GB、MB)顯示信息。
清除緩存:
使用以下命令可以釋放內存中的緩存:
echo 1 > /proc/sys/vm/drop_caches # 清空頁緩存
echo 2 > /proc/sys/vm/drop_caches # 清空inode和目錄樹緩存
echo 3 > /proc/sys/vm/drop_caches # 清空所有緩存
調整內核參數:
可以通過修改/etc/sysctl.conf
文件來調整內核參數,以優化內存管理。
刪除不必要的文件和日志:
定期檢查并刪除不再需要的文件和日志文件,可以使用find
命令來查找大文件或舊文件,并使用rm
命令刪除。
使用du
和df
命令:
使用du
命令查看目錄和文件占用的磁盤空間,使用df
命令查看磁盤空間使用情況,以便找到可以回收的空間。
回收站機制:
為rm
命令添加回收站功能,可以防止誤刪除文件。通過修改用戶的.bashrc
文件,添加別名和函數來實現。例如:
alias rm='mv -t /tmp/trash_tmp/@'
function clear_trash() {
read -p "確定清空回收站?(y/n)" confirm
if [ "$confirm" = "y" ]; then
/bin/rm -rf /tmp/trash_tmp/*
fi
}
然后,在/root/.bashrc
文件中添加上述別名和函數,并重新加載配置:
source /root/.bashrc
使用trash
工具:
可以安裝并使用trash
工具來為刪除的文件創建回收站,類似于Windows的回收站功能。
定期清理臨時文件:
使用yum clean all
命令清理YUM緩存,使用rm -rf /tmp/*
命令刪除臨時文件目錄下的所有文件(需謹慎使用,以免刪除重要文件)。
回收站腳本:
可以編寫腳本,在用戶執行刪除操作時自動將文件移動到回收站,并定期清理回收站中的舊文件。
內存壓縮和換出:
對于內存資源,可以使用內存壓縮和換出技術,將不常用的內存頁換出到磁盤上的交換空間,以釋放物理內存。
使用cxl
內存池化:
利用cxl
內存池化技術,可以將內存分級卸載,提高內存利用率。
請注意,執行某些操作可能需要管理員權限。在執行刪除或清理操作之前,請確保您了解這些操作的影響,并在非生產環境中進行測試。此外,定期備份重要數據是一個好習慣,以防數據丟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