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CentOS系統中,回收站功能通常是通過文件管理器Nautilus來實現的。你可以通過以下步驟來查看回收站中的歷史記錄:
打開Nautilus文件管理器: 在終端中輸入以下命令來啟動Nautilus文件管理器:
nautilus
導航到回收站: 在Nautilus的左側導航欄中,找到并點擊“已刪除文件”或類似的回收站文件夾。這里會顯示所有被刪除但尚未徹底清除的文件。
查看文件信息: 在回收站文件夾中,你可以看到被刪除文件的列表。每個文件旁邊通常會有時間戳和文件名,這可以幫助你識別文件的刪除時間。
恢復文件: 如果你需要恢復某個文件,可以右鍵點擊該文件,然后選擇“恢復”選項。文件將被移動回其原來的位置。
此外,如果你需要更詳細的刪除記錄,可以參考以下方法:
你可以創建一個自定義腳本來記錄文件的刪除信息。以下是一個簡單的示例腳本:
#!/bin/bash
# 記錄刪除信息的日志文件
LOGFILE=$HOME/.trash/.log
# 定義刪除文件的函數
move_to_trash() {
if [ ! -d $HOME/.trash/ ]; then
mkdir -m 777 -p $HOME/.trash
fi
touch $HOME/.trash/.log
chmod 666 $HOME/.trash/.log
# 獲取當前時間戳
TIMESTAMP=$(date +%Y%m%d_%H%M%S)
# 遍歷參數中的文件
for file in "$@"; do
if [ -e "$file" ]; then
# 獲取文件的相對路徑
RELATIVE_PATH=$(realpath --relative-to="$HOME" "$file")
# 將刪除信息記錄到日志文件
echo "$TIMESTAMP \t $file \t $RELATIVE_PATH" >> $LOGFILE
# 將文件移動到回收站
mv "$file" "$HOME/.trash/$file"
fi
done
}
# 調用刪除文件的函數
move_to_trash "$@"
將上述腳本保存為delete
,并賦予執行權限:
chmod +x delete
然后,你可以使用以下命令來刪除文件并記錄信息:
delete file1 [file2 file3 ...]
通過這些方法,你可以在CentOS系統中有效地管理和查看回收站的歷史記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