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下是Debian系統上優化MongoDB性能的關鍵技巧:
硬件與系統優化
- 使用SSD存儲:提升磁盤I/O速度,尤其適合高并發場景。
- 增加內存:確保足夠內存緩存數據和索引,減少磁盤訪問。
- 多核CPU:提升并發處理能力,適應高負載場景。
配置參數優化
- 調整WiredTiger緩存:在
/etc/mongod.conf
中設置storage.wiredTiger.engineConfig.cacheSizeGB
為物理內存的60%-80%。
- 優化網絡設置:調整
net.maxIncomingConnections
等參數,適應高并發連接。
索引優化
- 創建高效索引:為高頻查詢字段創建單字段或復合索引,使用覆蓋索引避免回表查詢。
- 避免過度索引:減少冗余索引,降低寫入開銷。
- 定期維護索引:通過
reIndex()
重建索引,刪除不再使用的索引。
查詢優化
- 精簡查詢邏輯:使用投影限制返回字段,避免
SELECT *
。
- 分頁與排序優化:用
skip()
+limit()
分頁,控制排序內存使用。
- 利用聚合管道:替代多個簡單查詢,減少網絡往返。
架構與部署優化
- 分片與副本集:大規模數據用分片水平擴展,副本集提升可用性。
- 連接池配置:在應用端使用連接池,減少連接建立開銷。
監控與維護
- 實時監控:使用
mongostat
、mongotop
或第三方工具(如PMM)跟蹤性能指標。
- 定期維護:備份數據、清理碎片,優化存儲空間。
注意:修改配置后需重啟MongoDB服務生效,建議先在測試環境驗證優化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