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下是LAMP環境下MySQL性能調優的關鍵技巧:
一、索引優化
- 選擇合適索引類型:常用B-Tree索引(支持范圍查詢),哈希索引(僅適用于Memory引擎等值查詢),全文索引(文本搜索)。
- 合理設計復合索引:遵循最左前綴原則,將高頻查詢字段放在前面,避免冗余索引。
- 覆蓋索引:設計包含查詢所需字段的索引,避免回表查詢。
二、SQL查詢優化
- **避免SELECT ***:只查詢必要字段,減少數據傳輸。
- 使用JOIN替代子查詢:提升多表關聯效率。
- 分頁優化:避免大偏移量LIMIT,可用子查詢優化(如
WHERE id > last_id LIMIT n
)。
- 利用EXPLAIN分析:通過執行計劃定位全表掃描、索引失效等問題。
三、配置參數調優
- 緩沖池設置:
innodb_buffer_pool_size
設為物理內存的50%-80%,提升數據緩存效率。
- 連接數管理:
max_connections
根據并發量調整,配合thread_cache_size
減少線程創建開銷。
- 日志優化:開啟慢查詢日志(
slow_query_log=1
),設置long_query_time
閾值,定期分析慢查詢。
四、硬件與系統優化
- 硬件升級:使用SSD替代HDD,增加內存,多核CPU提升并發能力。
- 操作系統調優:采用ext4/XFS文件系統,調整內核參數(如
net.ipv4.tcp_tw_reuse
)優化網絡連接。
五、架構級優化
- 讀寫分離:通過ProxySQL等工具實現主從分離,減輕主庫壓力。
- 分庫分表:按業務模塊垂直拆分或按范圍/哈希水平拆分,應對大數據量場景。
六、定期維護
- 表優化:使用
OPTIMIZE TABLE
整理碎片,回收空間。
- 索引維護:定期用
SHOW INDEX
檢查冗余索引,刪除無效索引。
注意:優化需結合業務場景,優先在測試環境驗證,避免過度優化。部分參數(如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
)需權衡性能與數據安全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