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 Debian 系統中,telnet
命令用于連接到遠程主機。其基本語法如下:
telnet [選項] [主機名或IP地址]
以下是一些常用的 telnet
參數:
-8
: 允許使用 8 位字符資料,包括輸入與輸出。-a
: 嘗試自動登錄遠程系統。-b<主機別名>
: 使用別名指定遠程主機名稱。-c
: 不讀取用戶專屬目錄里的 .telnetrc
文件。-d
: 啟動排錯模式。-e<脫離字符>
: 設置脫離字符。-E
: 列出所有環境變量。-f
: 與 -F
參數相同。-F
: 在登錄時,將終端類型寫入遠程主機的 telnet
環境中。-x
: 啟用 X 數據交換。-X
: 啟用 X 數據交換(與 -x
相同)。-y
: 將本地終端類型傳送到遠程主機。-z
: 使用 TELNET 選項協商。-v
: 顯示詳細的模式。-w<秒數>
: 設置等待遠程主機響應的超時時間(以秒為單位)。-X
: 啟用 X 數據交換。請注意,telnet
協議本身是不安全的,因為它以明文形式傳輸數據,包括用戶名和密碼。因此,許多系統管理員推薦使用更安全的替代方案,如 SSH(Secure Shell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