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持系統和軟件更新
定期更新Ubuntu系統及所有已安裝軟件包是修復已知安全漏洞的核心措施。使用sudo apt update && sudo apt upgrade
命令手動更新,或安裝unattended-upgrades
包配置自動更新(僅允許Ubuntu和安全更新自動安裝),確保系統始終運行最新版本,降低被Exploit攻擊的風險。
強化SSH安全性
SSH是遠程管理的關鍵服務,需通過以下配置減少攻擊面:
/etc/ssh/sshd_config
文件,禁用root遠程登錄(PermitRootLogin no
)、禁用密碼認證(PasswordAuthentication no
),強制使用密鑰對登錄;AllowUsers
或AllowGroups
限制允許訪問SSH的用戶/組。修改后重啟SSH服務(sudo systemctl restart sshd
)使配置生效。配置防火墻(UFW)
使用Ubuntu默認的Uncomplicated Firewall(UFW)限制網絡訪問,僅開放必要端口(如SSH的22/tcp、HTTP的80/tcp、HTTPS的443/tcp)?;A命令:sudo apt install ufw && sudo ufw enable && sudo ufw allow 22/tcp && sudo ufw allow 80/tcp && sudo ufw allow 443/tcp
。通過sudo ufw status verbose
查看規則,確保未暴露不必要的服務。
用戶與權限管理
遵循最小權限原則,避免使用root賬戶進行日常操作(默認禁用root)。創建專用用戶并分配必要權限,定期審查用戶賬戶(刪除不再使用的賬戶)。設置強密碼(包含大小寫字母、數字、特殊字符,長度≥12位),并定期更換。限制sudo權限,僅信任用戶可執行sudo命令(編輯/etc/sudoers
文件,避免濫用)。
安裝安全工具
部署安全工具增強主動防御能力:
sudo apt install clamav clamtk && sudo freshclam
定期更新病毒庫);/var/log/auth.log
),自動封禁多次登錄失敗的IP地址(sudo apt install fail2ban && sudo systemctl enable fail2ban
);sudo apt install rkhunter chkrootkit && sudo rkhunter --update && sudo rkhunter --checkall
)。監控與日志審計
定期審查系統日志(如/var/log/syslog
、/var/log/auth.log
),及時發現異?;顒樱ㄈ缒吧鶬P登錄、未授權文件修改)。使用日志分析工具(如Logwatch)自動生成報告,簡化審計流程。啟用SELinux或AppArmor等強制訪問控制(MAC)機制,限制應用程序權限,防止越權訪問系統資源。
最小化軟件安裝
僅安裝業務必需的軟件包,減少潛在攻擊面。定期使用apt list --installed
檢查已安裝軟件,刪除不再使用的包(sudo apt remove <package_name>
)。避免從非官方源安裝軟件,優先選擇Ubuntu官方倉庫或可信PPA(Personal Package Archive)。
加密敏感數據
對敏感數據(如用戶信息、配置文件)進行加密,保護數據機密性??墒褂肔UKS(Linux Unified Key Setup)對磁盤分區加密(sudo cryptsetup luksFormat /dev/sdX
),或使用haveged
工具增強系統熵值,提高加密強度。加密靜態數據(如數據庫文件、備份文件),防止數據泄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