利用Ubuntu緩存可以顯著提升工作效率,以下是一些優化技巧:
調整交換分區(swap):
當物理內存不足時,Linux系統會使用swap分區。增加swap分區大小可提高內存緊張時系統運行效率。例如,在Ubuntu中,可用sudo swapon --show查看swap分區大小和使用情況,若swap分區小于物理內存的50%,建議增加其大小。在新版本Ubuntu中,可使用zram -config軟件包添加壓縮的內存驅動器并配置為交換空間。
調整內核參數vm.swappiness:
該參數調整交換分區的使用級別,默認值為60,建議值為10 - 30??赏ㄟ^sysctl查看參數當前值,sudo sysctl -w vm.swappiness=<新值>修改參數值,在Ubuntu中,使用sudo vim /etc/sysctl.conf永久更改參數值。
利用SSD硬盤緩存:
固態硬盤(SSD)速度快,可顯著提高文件讀寫速度。在Ubuntu中,可創建/etc/tmpfiles.d/tmp.conf文件,添加相關內容,使/tmp目錄下創建的文件存儲在SSD硬盤上,提高系統I/O性能。具體操作可通過systemd - tmpfiles服務創建臨時文件系統并掛載到SSD上使用。
優化文件系統: Linux主要采用EXT2、EXT3、EXT4等文件系統,雖設計上減少了碎片化,但仍可優化。例如,在企業環境下,要綜合考慮文件系統的選擇和配置對磁盤I/O性能的影響。
調整net.ipv4.tcp_fin_timeout:
該參數定義等待TCP連接關閉的時間,默認值為60秒,建議值為10 - 30秒。通過調整可優化系統網絡性能。
調整fs.file-max:
此參數定義可以打開的最大文件描述符數量,默認值為8192,建議值為65535。
禁用不必要的服務:
多數Linux系統默認啟用很多服務和進程,但并非都必需。禁用不必要的服務可減少系統負載,提高效率。例如,可精簡開機自啟動服務,像crond,sshd,network,rsyslog等。
禁用不必要的進程: 進程的運行會消耗系統資源,關閉無用進程可釋放資源,提升系統性能。
添加普通用戶并通過sudo授權管理: 可以增強系統安全性的同時,通過合理的權限管理優化系統操作的規范性,避免因root權限的濫用導致系統風險增加。
更改默認的遠程連接SSH服務端口及禁止root用戶遠程連接: 可防止一些未授權的遠程訪問嘗試,增強系統安全性,間接優化系統性能,減少因非法訪問嘗試帶來的系統資源消耗和安全風險。
定時自動更新服務器時間: 保證系統時間的準確性,這對于一些依賴時間戳的應用和服務的正常運行至關重要,避免因時間偏差導致的性能問題或錯誤。
配置yum更新源為國內源: 如果是基于yum進行軟件包管理的系統,使用國內yum源可加快軟件包的下載速度,提高系統更新和軟件安裝的效率。
關閉SELinux及IPtable(根據工作場景): 在特定場景下(如無wanip或非高并發場景下的IPtable)關閉SELinux和IPtable,可以減少系統的安全策略檢查和網絡規則處理開銷,提升系統性能。
通過這些優化技巧,可以顯著提升Ubuntu系統的性能和工作效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