溫馨提示×

Ubuntu分區如何進行數據遷移

小樊
57
2025-10-03 13:02:06
欄目: 智能運維

Ubuntu分區數據遷移指南

數據遷移是將Ubuntu系統或數據從一個分區/磁盤復制到另一個分區的過程,適用于升級硬盤、調整分區布局或遷移系統場景。以下是常用方法及詳細步驟,覆蓋不同需求:

一、遷移前準備

  1. 備份關鍵數據
    使用tar命令打包/home、/etc、/var等核心目錄(排除緩存文件),避免操作失誤導致數據丟失:
    sudo tar -czvf backup.tar.gz --exclude={'/home/*/.cache','/tmp/*'} /home /etc /var
    
  2. 記錄系統信息
    記錄原分區的掛載點(如/、/home)、文件系統類型(如ext4、btrfs)、UUID(通過sudo blkid獲?。?,便于后續修改配置。
  3. 準備目標分區
    使用GParted(圖形化)或fdisk(命令行)創建與原分區大小一致或更大的分區,格式化為相同文件系統(如ext4)。
  4. 連接目標設備
    將目標分區(如新硬盤、外接U盤)連接到計算機,確保系統能識別(通過lsblk查看設備名,如/dev/sdb1)。

二、常用遷移方法

1. rsync(文件級同步,推薦)

適用于同系統版本遷移(如Ubuntu 22.04→22.04),保留文件權限、時間戳和符號鏈接,效率高且安全。

  • 步驟
    (1)從Ubuntu Live USB啟動(選擇“Try Ubuntu”),打開終端。
    (2)掛載原分區(如/dev/sda1)和目標分區(如/dev/sdb1):
    sudo mkdir /mnt/old /mnt/new
    sudo mount /dev/sda1 /mnt/old
    sudo mount /dev/sdb1 /mnt/new
    
    (3)使用rsync同步數據(排除虛擬文件系統):
    sudo rsync -avz --exclude={'/dev/*','/proc/*','/sys/*','/run/*','/tmp/*'} /mnt/old/ /mnt/new/
    
    (4)同步完成后,卸載分區:
    sudo umount /mnt/old /mnt/new
    
    (5)調整引導(若更換硬盤):參考“遷移后設置”部分。

2. dd(塊級復制,完整鏡像)

適用于完整克隆分區/磁盤(如機械硬盤→固態硬盤),生成與原系統完全一致的鏡像,但會覆蓋目標分區所有數據,需謹慎使用。

  • 步驟
    (1)確認源設備和目標設備(如/dev/sda/dev/sdb),使用lsblk避免混淆。
    (2)執行dd命令(推薦bs=64K提升速度,conv=noerror,sync忽略錯誤):
    sudo dd if=/dev/sda of=/dev/sdb bs=64K conv=noerror,sync status=progress
    
    (3)等待命令完成(時間取決于數據量),目標分區將包含與原分區完全相同的數據。
    (4)調整分區大?。ㄈ裟繕朔謪^更大):使用GParted擴展分區(如sudo parted /dev/sdb resizepart 1 100%),然后調整文件系統大?。?code>sudo resize2fs /dev/sdb1)。

3. Clonezilla(圖形化克隆工具)

適用于新手或復雜場景(如多分區、跨硬件遷移),提供“設備-鏡像”模式,操作直觀且安全。

  • 步驟
    (1)下載Clonezilla Live ISO,用RufusEtcher制作啟動盤。
    (2)從啟動盤啟動,選擇“device-image”模式(克隆到鏡像或直接克隆到設備)。
    (3)選擇源磁盤(如/dev/sda)和目標磁盤(如/dev/sdb),確認分區布局一致。
    (4)開始克隆,完成后重啟計算機,從目標磁盤啟動。

三、遷移后關鍵設置

  1. 更新UUID與fstab
    ddClonezilla會復制原分區的UUID,需修改目標分區的UUID以避免沖突:
    (1)獲取新分區UUID:sudo blkid /dev/sdb1。
    (2)掛載目標根分區:sudo mount /dev/sdb1 /mnt。
    (3)編輯/etc/fstab(位于/mnt/etc/fstab),將舊UUID替換為新UUID:

    sudo nano /mnt/etc/fstab
    

    修改示例:

    UUID=新UUID / ext4 errors=remount-ro 0 1
    

    (4)保存并退出(Ctrl+XYEnter)。

  2. 修復GRUB引導
    若更換硬盤或系統無法啟動,需重新安裝GRUB:
    (1)從Live USB啟動,掛載目標根分區(/dev/sdb1)和/boot/efi分區(若有):

    sudo mount /dev/sdb1 /mnt
    sudo mount /dev/sdb2 /mnt/boot/efi  # 若/boot/efi是單獨分區
    

    (2)掛載虛擬文件系統:

    sudo mount --bind /dev /mnt/dev
    sudo mount --bind /proc /mnt/proc
    sudo mount --bind /sys /mnt/sys
    

    (3)進入chroot環境:

    sudo chroot /mnt
    

    (4)重新安裝GRUB:

    grub-install /dev/sdb  # 目標磁盤(如/dev/sdb)
    update-grub
    

    (5)退出chroot并重啟:

    exit
    sudo umount -R /mnt
    sudo reboot
    
  3. 調整分區大?。蛇x)
    若目標分區比原分區大,可使用GParted擴展分區:
    (1)打開GParted,選擇目標分區(如/dev/sdb1)。
    (2)右鍵選擇“Resize/Move”,拖動滑塊至最大可用空間,點擊“Apply”。
    (3)調整文件系統大?。?code>sudo resize2fs /dev/sdb1(適用于ext4文件系統)。

四、注意事項

  • 硬件兼容性:若新舊設備硬件差異大(如CPU架構變化),建議使用rsync而非dd,避免驅動沖突。
  • 數據安全:操作前務必確認目標分區無重要數據,dd命令會永久覆蓋目標數據。
  • 引導修復:若遷移后無法啟動,優先檢查/etc/fstab中的UUID是否正確,再修復GRUB引導。
  • 測試驗證:遷移完成后,重啟計算機并從目標分區啟動,檢查系統是否正常運行(如df -h查看掛載點,ls /home查看用戶文件)。

以上方法覆蓋了Ubuntu分區數據遷移的常見場景,選擇時需根據數據量、系統版本、硬件差異靈活調整。操作前做好備份是避免數據丟失的關鍵!

0
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_中文无码日韩欧免_久久香蕉精品视频_欧美主播一区二区三区美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