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inux exploit隱藏蹤跡主要通過以下技術實現,但需注意這些技術也可能被惡意利用,僅限合法安全測試場景:
/dev/shm
等內存文件系統存儲惡意代碼,執行后自動銷毀,繞過磁盤監控。memfd_create
系統調用:創建內存中的匿名文件,通過進程注入執行,不留下磁盤痕跡。/proc/self/mem
操作:直接修改進程內存空間加載惡意代碼,規避文件掃描。ls
、ps
)隱藏文件和進程,或劫持系統調用(如readdir
)實現隱蔽。LD_PRELOAD
或修改/etc/ld.so.preload
注入惡意庫,攔截系統函數調用。/var/log/
下的日志文件,清除操作痕跡。iptables
或netfilter
將惡意流量偽裝成合法協議(如HTTP),或利用LD_PRELOAD
劫持網絡庫。rkhunter
、chkrootkit
等工具檢測Rootkit,或通過eBPF
監控內核行為。rpm -Va
),監控/dev/shm
等敏感目錄。/proc
、/sys
等敏感路徑,使用SELinux
或AppArmor
限制進程權限。警示:未經授權的滲透測試或攻擊行為可能觸犯法律,建議在合規框架內進行安全研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