Ubuntu下Golang打包后測試驗證的核心流程
在Ubuntu系統中,首先需要確認Golang已安裝并配置好環境變量。若未安裝,可通過以下命令快速安裝:
sudo apt update && sudo apt install golang-go
安裝完成后,建議配置GOPATH
和PATH
環境變量(編輯~/.profile
或~/.bashrc
,添加export GOPATH=$HOME/go
和export PATH=$PATH:$GOPATH/bin
,然后運行source ~/.profile
使配置生效)。
使用go build
命令將源代碼編譯為可執行文件。例如,若項目主文件為main.go
,可運行:
go build -o myapp main.go
其中-o myapp
指定輸出文件名為myapp
(默認以main
命名)。編譯成功后,當前目錄會生成可執行文件。
在終端中執行生成的可執行文件,檢查程序是否能正常啟動并輸出預期結果:
./myapp
若程序需要命令行參數(如--config=config.yaml
),需一并提供:
./myapp --config=config.yaml
觀察終端輸出或日志文件,確認程序功能是否符合預期。
若項目包含單元測試(測試文件以_test.go
結尾,如main_test.go
),可使用go test
命令運行測試。
go test
測試通過會顯示PASS
,失敗則輸出詳細錯誤信息(如斷言失敗的具體值)。-cover
參數可生成測試覆蓋率報告,了解代碼被測試覆蓋的比例:go test -cover
輸出示例:PASS coverage: 80.0% of statements
。若需測試打包后的程序(如交叉編譯后的二進制文件),可將可執行文件復制到目標環境(如Ubuntu服務器),然后直接運行:
scp myapp user@server-ip:/tmp
ssh user@server-ip
cd /tmp && ./myapp
檢查程序在目標環境中的兼容性和功能正確性。
t.Log()
或日志文件定位問題,修復后重新運行測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