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Ubuntu上監控和調優MariaDB可以通過多種方法實現,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:
systemctl status mariadb
:顯示MariaDB服務的狀態,包括是否正在運行和最近的日志條目。mysqladmin -u root -p status
:提示輸入密碼后,顯示服務器的狀態信息,如Uptime、Threads、Questions等。SHOW STATUS;
:顯示大量的狀態變量和它們的當前值。SHOW PROCESSLIST;
:查看當前正在執行的查詢。netstat -tulnp | grep mariadb
或ss -tulnp | grep mariadb
mariadb-monitor
和 mariadb-sqlmanager
:用于監控數據庫的性能和狀態。硬件優化:
配置優化:
/etc/mysql/mariadb.conf.d/50-server.cnf
或 /etc/my.cnf
文件,進行以下配置調整:
innodb_buffer_pool_size
:設置為總內存的70%左右。innodb_log_file_size
:適當增大日志文件大小。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
:設置為2可以提高性能,但可能會犧牲一些數據安全性。query_cache_size
:啟用查詢緩存,設置為適當的值,如64M。max_connections
:根據實際需求設置最大連接數。slow_query_log
:啟用慢查詢日志,便于分析和優化慢查詢。索引優化:
查詢優化:
定期維護:
使用緩存:
通過上述方法,可以顯著提高MariaDB在Ubuntu上的性能。具體的優化策略需要根據實際應用場景和硬件配置進行調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