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未授權訪問類事件
未授權訪問是Linux系統常見的安全威脅,主要表現為攻擊者通過猜測密碼、利用漏洞或異常IP嘗試登錄系統。日志中常見的記錄包括:
Failed password for invalid user admin from 192.168.1.100
(來自無效用戶的多次密碼錯誤嘗試),可能暗示暴力破解;sudo
命令的使用記錄(sudo: pam_unix(sudo:session): session opened for user root by admin
),需核查是否為用戶本人操作。二、惡意軟件活動類事件
惡意軟件(病毒、蠕蟲、木馬、rootkit)會篡改系統文件、竊取數據或建立后門。日志中的異常表現包括:
auditd
記錄的未授權文件訪問(AVC apparmor="DENIED" operation="open" profile="usr.sbin.rsyslogd" name="/var/log/auth.log"
),可能是惡意程序試圖修改日志;ps aux
顯示的未知進程(如/tmp/malware
)、netstat
顯示的異常端口連接(如連接到陌生IP的4444端口),可能為惡意程序運行痕跡;aide
(高級入侵檢測環境)報告的關鍵文件(如/bin/ls
、/etc/passwd
)被修改或刪除,提示系統可能被植入惡意代碼。三、權限濫用/提升類事件
權限濫用或提升會導致攻擊者獲得系統控制權,常見日志記錄包括:
sudo
執行高危命令(如rm -rf /
、chmod 777 /etc
),需核查是否符合權限管理規范;find / -perm -4000 -o -perm -2000
發現的異常SUID/SGID程序(如/usr/bin/vi
被篡改為SUID),可能被用于提權;usermod -aG sudo attacker
(將攻擊者賬戶加入sudo組),需確認是否為授權操作。四、數據泄露類事件
數據泄露涉及敏感信息的非法傳輸或存儲,日志中的線索包括:
tcpdump
捕獲的大量密碼、信用卡號傳輸(如POST /login HTTP/1.1" 200 1234 "username=admin&password=123456"
),可能為數據竊??;auditd
記錄的敏感文件(如/etc/shadow
、/var/www/html/config.php
)被讀取或下載,需核查是否為未授權訪問;iftop
、nethogs
顯示的大量數據外發(如192.168.1.100 -> 203.0.113.5:443
傳輸1GB數據),可能為數據外泄。五、拒絕服務攻擊(DoS/DDoS)類事件
DoS/DDoS攻擊通過大量請求耗盡系統資源,日志中的表現包括:
sshd
日志中的多次連接嘗試(Invalid user test from 192.168.1.100 port 56789
),可能是暴力破解或SYN Flood;top
顯示的CPU、內存占用100%(如PID 1234 (apache2) CPU 99.9%
),或netstat
顯示的大量半連接(SYN_RECV
狀態),導致服務不可用;iftop
顯示的異常流量峰值(如入站流量突然從10Mbps漲到100Mbps),提示可能遭受DDoS攻擊。六、配置錯誤類事件
配置錯誤(如開放不必要端口、弱密碼)會引入安全風險,日志中的提示包括:
netstat -tuln
顯示的開放端口(如22/tcp
(SSH)、80/tcp
(HTTP)外的3306/tcp
(MySQL)暴露在公網),可能被攻擊者利用;fail2ban
記錄的多次密碼猜測成功(brute-force attempt succeeded for user admin
),提示密碼強度不足;yum list updates
顯示的未更新軟件包(如openssh-server-7.4p1
存在已知漏洞),可能被針對性攻擊。七、內部威脅類事件
內部人員(員工、合作伙伴)的惡意行為或誤操作也是安全風險,日志中的表現包括:
/var/www/html/config.php
)的記錄(access denied for user john to /var/www/html/config.php
),可能為內部竊??;auditd
記錄的內部用戶修改關鍵文件(如/etc/passwd
添加惡意賬戶),需核查操作合法性;rm -rf /home
(刪除用戶目錄)、iptables -F
(清空防火墻規則)等命令,可能是員工誤操作導致系統故障。八、網絡攻擊類事件
網絡攻擊(如SQL注入、XSS、MITM)會破壞系統或竊取數據,日志中的線索包括:
SELECT * FROM users WHERE username='' OR '1'='1'--
),提示應用程序存在SQL注入漏洞;access.log
中的惡意腳本(<script>alert('xss')</script>
)被提交到Web應用,可能導致用戶會話劫持;ssl_error_bad_cert_domain
(SSL證書域名不匹配)、tcpdump
捕獲的流量篡改(如HTTP響應被修改),提示通信被攔截。